第51部分(第1/4 頁)
哭聲感動了花鳥,就有兩句形容:“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再如黛玉的《葬花吟》裡:“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細考究各種古本,有的先把“花魂”抄錯成“死魂”,再輾轉地抄,有時候可能是一個人讀,另外幾個人筆錄,南方口音又s、sh不分,就進一步把“死”聽成了“詩”,“詩魂”流傳下來,很可能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冷月葬花魂”,就是湖心倒映著寒月,而如花美眷,就沉入湖中,魂消魄散。
有的人一定會說,黛玉葬花,她看見寶玉用衣服兜著桃花瓣,將那些花瓣抖落到水裡,不是發了話嗎?她說,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依舊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有我一個花冢,如今把它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可見黛玉如果自比為花,她是希望土葬的,是不願意水葬的。你現在說八十回後,在曹雪芹筆下,她是沉湖而死,難道曹雪芹他會前後自我矛盾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們再來讀《葬花吟》,下面這些句子,大家是耳熟能詳的:“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細品這些詩句的意蘊,我們就感覺到,黛玉在這些悲詞裡,實際上表達著強烈的嚮往,那就是,希望自己能被人愛,與愛人結合,並且過一種正常的生活,有一個正常的生命結局,不被玷汙,不被拋棄,也不自我拋棄,最後能正常地安眠在“香丘”裡。但是,她的這個理想,卻總在被現實蹂躪、碾碎,《葬花吟》裡另外一些詩句,也表達得很清楚:“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那麼,怎麼辦呢?她“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去找一個更乾淨的歸宿,但是,“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她沒有找到,她現在如此體貼落花,但當她自己有一天也成為落花時,卻不會有人為她準備香丘——“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所以說,如果一方面曹雪芹寫出黛玉強烈地追求幸福和生命的正常結局,一方面又寫她最終事與願違,花落水流紅,沉湖而亡,那並不能說是自我矛盾,他是在寫,一個美麗的生命在那樣一種社會環境裡,無法根據自己的意願安排自己的生與死,但是,那又是一個倔犟的生命,她生時抗爭,死,也由自己來安排,包括那具體的形式。
花落水流紅,是《西廂記》裡的名句,第二十三回,寫黛玉隔牆聽曲,就特別引入了這個句子,又特意讓黛玉聯想到其他類似的句子,比如唐詩裡的“水流花謝兩無情”,李煜詞裡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很顯然,這就都是在暗示黛玉生命的結局,都有花魂入水的意思在裡頭。
黛玉在書裡,被稱做“瀟湘妃子”,她寫詩就屬這個別號。傳說中的瀟湘妃子,指舜的兩位妃子娥皇與女英,舜出巡時死於蒼梧,她們兩個就奔赴九嶷山,先是啼哭,染竹成斑,後來就淚盡入水,死在江湖之間。黛玉的這個別號,既點出她愛哭,是淚盡而亡,也預言著她的結局是入水殞命。
第七十回黛玉填一闋《唐多令》詠柳絮,第一句就是“粉墮百花洲”,百花洲是水域,花粉墮水,這應該也是暗示。
第四十四回,大家看戲,正演《荊釵記》裡的《男祭》一折,賈寶玉剛偷偷出去私祭金釧舊來,他掩飾得很好,這時候偏黛玉跟他說,這王十朋——王十朋是戲裡的男主角——也不通得很,不管在那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上來作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我覺得,這是一石三鳥的文字:首先,暗示別人都猜不出來寶玉去哪裡了,但是黛玉猜出來了,意思是你就在大觀園舀碗井水,也就祭奠了金釧了,何必跑到外面遠地方去?再一層意思,是暗示將來黛玉也會入水而死,這是一句所謂的讖語;第三層,就是預告八十回後,有寶玉舀水祭黛玉的細節。總之,這不會是一句可有可無的廢話。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眾女兒抽花籤為戲,每支籤都暗示著人物的性格命運,黛玉抽到的是芙蓉花,簽上寫著“風露清愁”,有旬詩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我們都知道芙蓉花有兩種,一種陸生的,一種水生的,水生的也就是荷花,那麼黛玉是哪種芙蓉呢?到第七十八回,寫到小丫頭告訴寶玉,晴雯死後成了芙蓉花神,於是寶玉就寫了《芙蓉誄》來祭奠晴雯。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