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堂前空地停了下來,圍觀的群眾高呼“皇帝萬歲!”皇帝的扈從行列開始進入教堂。走在前頭的是衣著華麗的一般朝臣,其次是佩帶勳章的帝國元帥,隨後是皇帝的重臣和高官,最後才是袞冕盛裝的皇帝。皇帝身穿深紅色天鵝絨大袍和金搭扣短外套,腳著高幫皮鞋,異常激動地出現在觀眾面前,剎那間歡呼聲直衝雲霄。
教皇登上祭臺,彌撒開始。隆重的儀式持續很長時間,拿破崙不知是因為不耐煩,還是因為太疲勞,一個勁地打著呵欠。最後,皇帝和皇后走到祭臺前面,跪在跪凳上,教皇過來為他們履行禮儀。教皇正準備將皇冠戴在拿破崙的頭上,誰知拿破崙伸手接過皇冠,自己戴在頭上。接著,他又拿起一頂小皇冠戴在約瑟芬的頭上。瞬息之間一切都辦妥了,至高無上的拿破崙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想起了悲慘的童年、阿雅克修城的簡陋房屋以及最初年代的困窘,他扭頭對哥哥約瑟夫說:“約瑟夫,爸爸要是看見我們今天這個派頭,該有多好啊!”
返回杜伊勒裡宮時已是晚上10點鐘。大街上燈火通明,如同白晝。拿破崙舉行了一個盛大晚宴,這次教皇僅坐在第三席位上。
加冕典禮的第二天,在巴黎的部隊全部集合在馬斯廣場上,等待著拿破崙發給他們鷹旗以替代共和國旗幟。在雄偉壯麗的檢閱臺上,皇帝一身戎裝,坐在寶座上。隨著一聲令下,各路縱隊都向寶座靠攏。拿破崙起立,下令分發鷹旗,並向各軍團發表瞭如下演說:“士兵們,看看你們的旗幟吧!這些鷹旗永遠是你們的集合地點。鷹旗永遠在你們的皇帝認為保衛他的寶座和他的子民所必需的地方。誓為保衛鷹旗而犧牲生命吧!誓為能夠永遠把鷹旗保持在勝利的道路上而鼓起勇氣吧!”這番演說之後,軍隊中歡聲雷動,士兵們舉著槍,向這位新皇帝歡呼著、跳躍著。在場的每個人無不為軍隊所爆發出的巨大熱情而動容,拿破崙更是激動萬分。
教皇已經完成了拿破崙所要求的一切,滿以為可以得到善意的補償,他靦腆地提出要求,希望把法國的阿維農和義大利的博勞涅以及費拉爾歸還給他,可是拿破崙置若罔聞。1805年3月底,拿破崙告辭了教皇,動身去了義大利。教皇無奈,在皇帝走後一個月也離開了巴黎。
在1804年,法國還有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就是《拿破崙法典》的正式頒行。拿破崙法典系民法、民事訴訟法、商業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總稱。此法早在1800年8月就由拿破崙任命的民法起草委員會開始編纂,直到1803年才完成,1804年陸續公佈施行。《拿破崙法典》確認了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品等、男女都有同等繼承權等原則,對歐美等國家的立法影響甚大。拿破崙很欣賞這部法典,他在聖赫勒拿島的回憶中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一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勝利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法典。”
為了紀念《拿破崙法典》的正式頒佈,立法院決定在議會廳建立一尊拿破崙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塑像揭幕儀式的日子定在拿破崙正式加冕稱帝之後。那天,立法議會大廈熱鬧非凡,各親王公主、國家機構主要代表、外交使團、元帥大臣們盛裝聚集在大廳裡,等候著那莊嚴的時刻。當皇帝、皇后出現在大廳的時候,全場起立,隔壁廳內的合唱團唱起了格呂克的著名歌曲:“多麼迷人啊!多麼雄偉壯麗!……”全場歡聲雷動,掌聲四起。在議長的提議下,繆拉元帥和馬塞納元帥揭去覆蓋在雕像上的薄紗,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皇帝的雕像上:他頭戴桂冠,桂冠上間隔有幾片櫟樹葉和橄欖樹葉。一片寂靜之後,人群中又爆發一陣陣歡呼聲。接著,德沃布朗發表了一篇頌揚備至的演說。他說:“先生們,你們以表示欽佩和感激的行為來慶祝民法典的制定:你們為光輝的君王豎立這尊塑像。君主堅定不移的意志使這部偉大的法典得以臻善,他的無邊的智慧向人類體制中這崇高的組成部分投來最明亮的光輝。昔日的第一執政,今日法國人的皇帝,他躋身於法律的聖殿中,頭戴這象徵勝利的桂冠,無數的勝利預示他必將戴上皇冠,穿上人類最崇高最莊嚴的皇袍。
“無疑,在這莊嚴的日子裡,面對各位親王和國家要臣,面對帝國指定的這位樂於造福而不負這崇高職位的可敬的人,在我們希望跟全體法國人民同慶榮耀的節日裡,請諸位允許我暫時提高纖弱的嗓音,提醒諸位回顧一下拿破崙是以何等不朽的行動為自己開創了這充滿實力和光榮的偉大事業的。如果說頌詞會腐蝕意志薄弱者的話,那麼對偉人們來說,讚語卻是他們的食糧。英雄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