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常常因此被人滅了。但是,當君主明確地表態贊助一方時,如果和你聯合的一方獲勝的話,雖然勝利者是強有力的,你要聽他支配,但是他對你仍然負有一種義務,他已經同你建立了友好的關係;而且人們也絕不會這樣地不要臉,作為忘恩負義的例子壓迫你。再說,勝利從來不會那樣徹底以致勝利者不需要有某些考慮,特別是對於正義的考慮。即使你支援的一方失敗了,你仍然會受到他的憶念,在他有能力的時候,他會幫助你,你變成可能東山再起的命運的伴侶。
在第二種情況下,亦即是當你對於現在交戰的雙方無論哪一方獲勝都不害怕的時候,你就必須更加審慎考慮你支援哪一方,因為你在利用他方的幫助把一方覆滅,——而他方假若是明智的話,是一定會拯救後者的。如果他得勝了,他就得聽你的決定;而在你的幫助下,他是不可能不勝利的。
在這裡必須著重指出:一個君主應當注意,絕不要為了進攻別國而同一個比自己強大的國家結盟,除非有此必要,迫不得已,正如上面說的。因為即使你獲勝,你仍然成為強國的俘虜。然而君主們應當盡力避免處於聽從他人隨意決定的境地。威尼斯人同法國人聯盟反對米蘭公爵——他們本來可以避免結成這種聯盟——結果使他們自己毀滅了。但是當君主不能夠避免結成聯盟的時候,就象教皇和西班牙出兵攻擊倫巴底時佛羅倫薩人的情況,那麼,由於上述的理由,他就必須聯合一方。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夠認為自己總是能夠選擇一條萬全的途徑。相反,它倒是應當預料自己只能採取完全可疑的途徑,因為事情通常是:人們在避免一種不利的同時,難免遭到另一種不利。但是,謹慎在於能夠認識各種不利的性質,進而選擇害處最少的作為最佳的途徑。
一位君主必須表明自己是一個珍愛才能的人,引用有才藝的人們,對各個行業中傑出的人物給予榮譽。此外,他必須激勵他的公民在商業、農業以及其他一切職業上,能夠安心地從事他們的業務,使得張三不致因為害怕他的財產被拿走而不願意有所增益,使得李四不致因為害怕賦稅而不願開辦一項行業。相反,君主對於願意從事這些事情的人,以及試圖以任何方法發展他的城市或國家的人都應該提供獎勵。
除此之外,應當在每年適當的時日,使人民歡度節日和賽會。同時,由於每個城市都分為各種行會或者部族集團①,因此君主必須重視這些社會集團,有時會見他們,自己做出謙虛有禮和寬厚博濟的範例,但是總是保持著他的至尊地位的威嚴,因為這一點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不允許削弱的。
①各種行會和部族集團(inartiointribu),前者指手工藝、商業、貿易等依宣誓結成的行業組織;後者則指依血統和婚姻關係結成的部族集團。
第二十二章 論君主的大臣
通選大臣,對於君主說來實在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他們是否良臣,取決於君主的明智。人們對於一位君主及其能力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透過對他左右的人們的觀察得來的,如果左右的人們是有能力的而且是忠誠的,他就常常能夠被認為是明智的,因為他已經知道怎樣認識他們的能力並且使他們忠貞不渝。但是如果他們不是這樣的人,人們就往往會對他作出不好的判斷,因為他所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出在此項選擇上。
凡是知道安託尼奧·達·韋納弗羅①是錫耶納君主潘多爾福·佩特魯奇的大臣的人,無不認定潘多爾福是一位最卓越的人,因為他把此人作為自己的大臣。因為人的頭腦有三類:一類是靠自己就能夠理解,另一類是它能夠辨別別人所說明的事情,第三類是既不能自己理解,也不能理解別人的說明。第一類是最優秀的,第二類也是優秀的,第三類則是無用的。因此,這樣說必然是合適的:如果潘多爾福不屬於第一類,他就屬於第二類,因為任何人儘管自己缺乏創見,但是如果對於他人的言行是好是壞具有鑑別力,他就能夠識別他的大臣的作為的善惡;他激勵後者,矯正前者;大臣就不敢指望矇騙他,而保持良善。
①安託尼奧·達·韋納弗羅(MesserAntoniodaVenafro)最優秀的法學家,是潘多爾福·佩特魯奇的幹練而可靠的大臣。
但是一位君主怎樣能夠識別一位大臣,這裡有一條歷試不爽的方法:如果你察覺該大臣想著自己甚於想及你,並且在他的一切行動中追求他自己的利益,那末這樣一個人就絕不是一個好的大臣,你絕不能信賴他;因為國家操在他的手中,他就不應該想著他自己,而應該只想著君主,並且決不想及同君主無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