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3 頁)
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它們僅僅能夠在細胞內繁殖。所有的病毒都是寄生的。在某些情況下,它們造成的損害也許不明顯;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則會造成嚴重的疾病。
第98節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法國化學家巴斯德提出了“細菌致病說”。根據這種學說,每種傳染病都是由某種極小的生命形態所造成和傳播的,它在患病的生物體內繁殖,從那個患病的生物傳染給一個健康的生物,從而使之生病。
然而,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巴斯德在研究致命的“狂犬病”時,儘管發現了這種病是會傳染的,是因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而得病,但他沒有找到與這種病有聯絡的病茵。巴斯德得出給論說:存在著一種病菌,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它太小,以致他手頭的顯微鏡也看不見。
可能由於同樣原因,其他疾病似乎也找不到病菌。“菸草花葉病”就是一個例子,菸草植株染上了這種病就會在葉子上形成一種斑點的花葉病圖案,構成一種病狀。如果葉子爛了,就能排出一種汁液,這種汁液能在健康的菸草植株中造成這種病,但這種汁液並未含有顯微鏡能看到的任何一種病菌。
顯微鏡在可見範圍內的可信程度有多大呢?一位俄國細菌學家伊凡諾夫斯基在1892年用另一種方法研究了這個問題。他使用了一種素燒的瓷過濾器,這種過濾器可以擋往任何大到足以使當時顯微鏡能看見的東西。他從患病的菸草植株提取出傳染性汁液,使之從這個過濾器過濾,他發現經過過濾的汁液還是能感染健康的菸草植株。伊凡諾夫斯基認為,也許是因為過濾器有缺陷,而不敢得出結論說,這裡存在有病菌,但因為大小,以致在顯微鏡下也看不見。
1898年,荷蘭植物學家白傑林克獨立地進行了完全相同的實驗,而且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結果。他相信這個試驗的真實性,斷定不論造成菸草花葉病的是什麼東西,它一定是由非常小以致能透過濾器濾出的質點所組成。
白傑林克稱這種致病液為“病毒”。因為這種液體能透過濾器而不失去其毒性,所以他把它稱為“濾過性病毒”。這個術語終於不適用於這種液體,而適用於液體內致病的質點。後來,又去掉了這個形容詞,這種極小的致病質點簡稱為病毒。
但這種病毒質點到底有多大呢?白傑林克認為:大概比水分子大不了多少。因此,任何能讓水透過的東西,也都能讓病毒透過。
1913年,英國細菌學家埃爾福德進行了這一試驗,他使用了火棉膠(珂珞酊)薄膜,這種薄膜可以製出任何尺寸的微孔。他讓含有病毒的流體透過火棉膠薄膜。他發現,他製出的這種微孔薄膜的微孔非常小,只有水分子可以透過,而病毒不能透過。埃爾福德還發現,儘管原來的液體能夠傳播疾病,但透過那種薄膜濾器之後的液體再也不能傳播疾病了。
這樣,人們就知道了病毒質點的大小。它比最小的細胞還要小,它只可能由很少幾個分子所組成。但這樣的分子是大分子。
第99節
細胞分裂的機制是極其複雜的。其過程包括許多步驟:核薄膜消失,一種稱為中心體的小物體進行分裂,染色體形成染色體本身的複製品,先關在已分裂的中心體形成的心軸中,然後又分開,處在細胞的對側。然後必須在兩側形成一層新的核薄膜,而細胞則在中間收縮,並分裂為二。
在整個過程中發生的化學變化無疑會更加複雜。一直到近年來我們才開始弄清楚其中的某些化學變化。例如,我們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直接化學變化在不需要再分裂時使得細胞停止分裂。如果我們知道這個答案,那麼,我們也許有可能解決癌的問題,癌是細胞生長的一種失調現象,也就是細胞無能力停止分裂。
像人這樣複雜的生物具有(而且必定具有)極其特化的細胞。這種細胞能起到一切細胞都能起到的某些作用,並能把這種作用發揮到極限。肌肉細胞收縮時,神經細胞在傳導電脈衝時,腎細胞允許某些化學物質透過而不允許別的東西透過時,都把它們的作用發揮到了極其熟練的程度。這種細胞中必然有許多機制用於發揮某種特殊功能,以使細胞分裂機能投有發揮的餘地。這種細胞和一切能獲得一定程度特化的細胞,都不得不放棄分裂。ㄨ米ㄨ花ㄨ書ㄨ庫ㄨ ;http://www。7mihua。com
一般說來,一種生物一旦達到充分成長,就再也沒有必要長得更大,因而也不需要更多的細胞。
然而,有些細胞必然會不斷地遭到消耗和磨損。面板細胞常常要與外界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