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費開支、反對在國際上推行單邊主義政策。
民主黨中的左翼在各項政策上都會比較極端。比如在勞工權益問題上,左翼民主黨人對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持激烈的批評態度,認為自由貿易只是有利於大資本,造成了美國製造業工作機會的大批流失。他們主張要對貿易施加各種限制。而中間派民主黨人則主張貿易自由,同時還提倡要對社會福利制度進行改革,以促進就業,減少政府開支。右翼民主黨人在持槍與墮胎權問題上有所保留。在這些議題上,他們與共和黨更加一致。
民主黨有這樣的幾部分基本選民。讓我們先從社會階級分層上看。
知識界和專業人士。美國的知識分子大概是比任何其他群體都更加傾向民主黨的一群人。不久前的調查發現,大學教授中的社會科學家支援共和黨的人不到百分之十。哪怕是相對比較保守的經濟學家,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支援率也是二點五比一。全部大學教授裡面,民主黨人佔了百分之七十二,共和黨人只有百分之十五。另外,受過大學和研究院教育的專業人士——比如律師、醫生等等——對民主黨的支援率比對共和黨高十二個百分點。他們深受最近幾十年環保、婦女平權、黑人民權等運動的影響,對推動這些議題非常熱衷。不過,這些象牙塔裡的精英與民主黨下層的基本選民卻沒有多少共同的關係與利益。他們對民主黨的認同,更多是意識形態上的而不是經濟利益上的。
勞工屆。勞工界與民主黨關係深厚,開始自1930年代羅斯福總統執政時期。民主黨政府透過一系列的立法和行政手段大力支援勞工組織工會,保障勞工的權益。從那以後,工會成為民主黨捐款的重要來源,工會的基層組織也是民主黨動員選民投票的重要手段。總體上來說,由於基層組織的存在,工會會員的投票率高於平均數。在大工業集中的選區裡面,工會的支援更是有決定性的作用。雖然最近二、三十年由於產於轉型,工會會員人數大幅度下降,但是工會會員及其家庭成員加在一起,依舊佔投票選民人數將近四分之一。
在最近這些年中,工會很主要的一個訴求就是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反工作外流。另外,工會也要求提高最低工資、實現全民醫療保險。工會的訴求更多是經濟利益的而不是意識形態的。在民主黨內,工會的經濟政策中間偏左,社會政策基本居中。
總的來說,佔美國人口三分之一的藍領勞工是民主黨的基本群眾。這中間有很大的一部分不是工會會員。非會員的勞工階層通常收入和教育水平都比較低。他們與民主黨上層的知識界與專業人士之間存在著脫節。
從人口構成上看,民主黨吸引了更多的婦女和年輕人的選票,共和黨中則有更多的男性和中年以上的選民。
婦女。分析家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民主黨是“媽媽黨”,共和黨是“爸爸黨”。婦女選民傳統上更傾向於投民主黨的票,不但因為民主黨更關心男女平權,而且因為民主黨有更多受到婦女歡迎的政策,包括促進教育、撫養老人、改革醫療等等。
年輕人。很多年輕人不投票,投票者則多投給民主黨。比如在2004年的大選中,三十歲以下的選民百分之五十四投了給克里。
由於提倡民族平權和放寬移民,少數民族是民主黨的另一批基本群眾。
黑人。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後,黑人曾經一邊倒支援共和黨。當時南方民主黨被種族主義者把持著。三十年代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開始出現了照顧少數民族、幫助窮人的政策。到六十年代民權運動期間,民主黨的主流大力支援黑人權利,使得黑人選票大批倒向民主黨。同時,南方民主黨人也開始從該黨中分裂出去,最後加入了共和黨的行列。如今黑人的選票超過百分之七十在民主黨一邊。在一些黑人人口多的地區,比如南卡羅萊納州,黑人佔了民主黨選民的一半。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八章 驢象兩大黨及其基本選民(3)
拉美裔。拉美裔中最大的族群是住在西南部的墨西哥裔和東北部的波多黎各裔及多明尼加裔。由於民主黨比較寬鬆的移民政策,他們的選票多數集中在民主黨。1996年總統大選,克林頓獲得了他們百分之七十二的選票。不過最近這些年中,布什由於支援寬鬆的移民政策而爭取到了不少拉美裔的選票。在2004年的大選中,有百分之四十的拉美裔將票投了給他。
拉美裔中只有古巴裔的大多數人是堅決的共和黨選民。
亞裔。亞裔號稱“模範少數民族”,在美國各個族群中是經濟上最成功的。傳統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