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紮下去。
第五卷 第十五章
在卡列金的部屬重創革命的哥薩克部隊之後,被迫遷到米列羅沃去的頓河革命軍事委員會,給指揮抗擊卡列金和烏克蘭反革命拉達戰爭的領導人員送去一份宣告,內容是這樣的:哈爾科夫。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九日。發自盧甘斯克,第四四九號。
十八時二十分。——頓河哥薩克革命軍事委員會請您把頓河地區內容如下的決議轉呈彼得格勒人民委員蘇維埃。
哥薩克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在卡緬斯克鎮召開的前線軍人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如下:一、承認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家中央政權,承認哥薩克、農民、兵士和工人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央執行委員會,以及由中央執行委員會所選出的人民委員蘇維埃。
二、由哥薩克、農民和工人蘇維埃代表大會進行頓河地區的邊區政權建設工作。
〔備註〕頓河地區的土地問題也將由該地區代表大會解決。
赤衛軍接到這個電報以後,就派軍隊去支援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部隊,在赤衛軍的幫助下,打垮了切爾涅佐夫上校的隊伍,並且恢復了原來的局勢。主動權轉到革命軍事委員會手裡。在佔領茲維列沃和利哈亞以後,得到革命軍事委員會哥薩克部隊增援的薩布林和彼得羅夫指揮的赤衛軍隊伍,展開了進攻,迫使敵人向新切爾卡斯克退去。
右翼的塔甘羅格方面,西韋爾斯的隊伍在涅克林諾夫克附近被庫捷波夫上校的白軍志願軍擊敗,損失了一門大炮、二十四挺機槍和一輛鐵甲車,退到了阿姆夫羅西耶夫卡。但是在西韋爾斯吃了敗仗退卻的那天,在塔甘羅格城內的波羅的工廠裡爆發了起義。工人把士官生從城裡趕了出去。西韋爾斯恢復了元氣,轉人進攻,並發展了攻勢,把志願軍壓到塔甘羅格。
形勢變得越來越有利於蘇維埃的軍隊。他們從三方面包圍了白軍志願軍和卡列金“雜牌”隊伍的殘部。一月二十八日科爾尼洛夫打電報給卡列金,通知他志願軍即將放棄羅斯托夫,向庫班河流域轉移。
二十九日上午九點鐘,在將軍府召開頓河軍政府成員緊急會議。卡列金最後一個從自己的居室來到會議廳。他沉重地坐到桌前,把一些檔案挪到自己面前。他的兩腮的上部由於失眠變成蠟黃色,無精打采的、憂鬱的眼睛下面一片陰影;瘦臉彷彿是被微火烤得焦黃。他慢騰騰地看了科爾尼洛夫的電報,看了正在新切爾卡斯克北面抵擋赤衛軍進攻的各部隊指揮官的戰報。他用寬大的白手掌仔細地把一疊電報壓平,沒有抬起那浮腫的、籠罩著陰影的眼皮,悶聲說:“志願軍要撤退啦。只剩下一百四十七支槍來保衛頓河地區和新切爾卡斯克啦……”
他的左眼皮在不住地跳動,緊閉的唇角上爬滿痙攣的皺紋;他提高了嗓門,繼續說:“我們已經陷於絕境。老百姓不僅不支援我們,而且敵視我們。我們已經山窮水盡,繼續抵抗是無益的。我不想再作多餘的流血犧牲,我提請辭職,讓給別人。
我也辭去頓河軍司令官的職務。“
米特羅凡。博加耶夫斯基瞅著寬大的窗戶,正了正眼鏡,連頭也沒有回,說:“我也辭去自己的職務。”
“政府成員當然全都要辭職。問題是我們把政權移交給誰?”
“交給市杜馬,”卡列金冷冷地回答說。
“要辦理移交手續,”政府成員卡列夫遲疑不決地說。
大家都苦惱、尷尬地沉默了片刻。佈滿哈氣的窗外,是陰沉的一月上午黯淡無光的天氣。晨霧瀰漫、一片白霜的城市睡意朦朧地沉默不語。聽不到平日生活脈搏的跳動。大炮的轟隆聲——正在蘇林車站附近進行的戰鬥的餘音——窒息了一切活動,死沉沉的即將降臨的災難壓城欲摧。
窗外,寒鴉在盤旋,單調、清晰地呱呱叫著。它們在白色的鐘樓頂上盤旋,就像在一頭死獸上空飛繞一樣。教堂廣場上是一片新下的、泛著紫光的白雪。行人稀疏,偶爾馳過搭客的爬犁,留下幾道黑乎乎的痕跡。
博加耶夫斯基打破沉寂,建議編寫將政權移交給市議會的文書。
“最好是和市杜馬開個聯席會議,共商移交事宜。”
“那麼大家認為什麼時候合適?”
“晚一些,下午四點。”
政府成員們似乎都鬆了一口氣,沉默鉚死的寂靜打破了,開始討論移交政權和會議的時間問題。卡列金一聲不吭,用鼓脹的手指輕輕地、有規律地敲著桌子。八字眉毛下黯淡無光地眨著雲母般的眼睛。過度的疲勞、厭惡和病態的緊張使他的目光變得遲鈍、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