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的那一套——全是神話,是哄孩子玩的。
古時候是沙皇壓迫咱們,現在不是沙皇了,卻又來了另外一些人要壓迫咱們,咱們的日子會更難過!……“
“波喬爾科夫,那麼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於是那兩隻轉動困難、像榴霰彈似的眼睛又眨動起來,想在這狹小擁擠的屋子裡找塊空曠的地方。
“要建立人民的政權……選舉出來的政權。如果咱們落到將軍們的手裡——那就還要打仗,咱們可不要這玩意兒啦。要是我們周圍,全世界都能建立起這樣的政權就好啦。人民再也不受壓迫,再也不會被騙到戰場上互相廝殺!要不然,那不還是一樣嗎?!破褲子就是翻過來——窟窿還是那麼多。”波喬爾科夫響亮地用手巴掌往膝蓋上一拍,惡狠狠地笑了,露出細密的數不清的結實牙齒。“咱們要離那個古代生活遠點兒,不然他們就會把這副套給咱們套上,那比沙皇的套還要糟。”
“那麼誰來治理咱們呢?”
“自己來嘛!”波喬爾科夫頓時活躍起來。“咱們要奪取自己的政權——這就是我們的方向——只要咱們的馬肚帶稍微鬆一鬆,咱們就能把卡列金之流從背上摔下來!”
葛利高裡在結了一層哈氣的窗前停下,凝視著街道,望著一群正在玩一種很複雜的遊戲的孩子、街對面房舍的溼淋淋的屋頂和小花園裡光禿禿的黑楊樹的灰白樹枝,完全沒有聽見德羅茲多夫和波喬爾科夫在爭論什麼;他在冥思苦想,竭力想把混亂的思想理出個頭緒來,想出個什麼主意,作出決定。
他站了有十來分鐘,默默地在玻璃上畫著花紋。窗外,街對面一排低矮的家宅的屋頂上是一輪死氣沉沉的初冬的夕陽:好像是立放在生鏽的屋脊上,射出潮溼的紫色光芒,看去,它彷彿馬上就要滾下來,滾到屋頂那邊或者這邊。被雨水打落的枯樹葉從公園裡飄來,從烏克蘭和盧甘斯克吹來日益寒冷的風在市鎮上空肆虐。
第五卷 第三章
新切爾卡斯克成了集聚各色各樣逃避社會主義革命的亡命徒的中心。很多高階將領,這些曾主宰過已土崩瓦解的俄羅斯軍隊命運的大人物,都跑到頓河下游來了,指望得到反動的頓河人的支援,妄圖在這塊根據地上開展和發動對蘇維埃俄羅斯的進攻。
十一月二日,阿列克謝耶夫將軍由騎兵上尉沙普龍陪同來到新切爾卡斯克。與卡列金商談後,他便著手組織志願軍。從北方逃來的軍官、士官生、突擊隊員、學生、步兵中的墮落分子、哥薩克中特別積極的反革命分子和一些單純追求驚奇冒險和高官厚祿的人——即使掙“克倫卡”也好,——這些人構成了未來志願軍的骨於。
十一月下旬,鄧尼金、盧科姆斯基、馬爾科夫、埃爾傑利等各位將軍也都來了。
在這以前丁可列克謝耶夫的隊伍已經有一千多人了。
十二月六日,在途中拋開了帖金人押送隊、化裝潛人頓河境內的科爾尼洛夫也出現在新切爾卡斯克。
在這以前,卡列金已經把原在羅馬尼亞和奧德戰線上的全部哥薩克團隊部撤回到頓河方面,分別駐紮在新切爾卡斯克——切爾特——羅斯托夫——季霍列茨克鐵路沿線。但是哥薩克們打了三年的仗,已經疲憊不堪,滿懷革命情緒從前線上歸來,並不十分高興跟布林什維克打仗。很多團裡剩下的人馬幾乎只有標準人數的三分之一。實力儲存得特別好的幾個團——第二十七團、第四十四團和第二後備團——駐紮在卡緬斯克鎮。禁衛軍阿塔曼斯基團和禁衛軍哥薩克團也及時從彼得格勒凋到這裡來了。從前線調回來的第五十八、第五十二、第四十三、第二十八、第十二、第二十九、第三十五、第十、第三十九、第二十三、第八和第十四各團,以及第六、第三十二、第二十八、第十二和第十三炮兵連則分別駐在切爾特科沃、米列羅沃。
利哈亞、格盧博克和茲維列沃各鎮甚至駐在礦區。由霍皮奧爾河口鎮和梅德維季河口鎮地區的哥薩克編成的幾個團到了菲洛諾沃、烏留平斯克和謝布里亞科沃等幾個車站,在那裡呆了幾天,就分散回家了。
故鄉在強力地吸引著哥薩克,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扼制哥薩克回老家去的強烈願望了。頓河各團只有第一、第四和第十四團到過彼得格勒,但是這幾個團在那裡呆的時間也並不長。
卡列金企圖把那幾個特別靠不住的部隊加以改編,或者用比較堅強的部隊加以包圍,使之與外界隔絕。
十一月底,當卡列金第一次企圖把那些前沿部隊向革命的羅斯托夫推進時,這些隊伍開到阿克薩伊斯克站,哥薩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