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第1/4 頁)
顧惟清比小伯真早生四十日,身量卻比小伯真矮一些,容貌頗似其父顧愷之,眼睛大大的,眉毛高挑,總是很驚奇的樣子,很是可愛,見小伯真跌倒,她還上前攙扶,於是兩個小娃娃一起跌倒——
辰時初,陳操之與外舅陸納一道乘車入臺城,冀州別駕盧佑和遼西太守冉盛已先在止車門外等候——
正辰時,殿中監傳皇帝司馬昱口諭,宣冀州刺史陳操之、遼西太守陳裕入式乾宮中齋覲見——
第七十二章 年少無敵
陳操之、冉盛跟隨殿中監從太極殿左側經過時,見一群宮人架著長梯,攀在簷廊屋頂上不知忙亂些什麼,問殿中監,答曰:“太極殿上飛鳥翔盡,築窠而居,皇帝在殿上與群臣議事時,常有鳥屎零落,又或者呱呱大鳴,朝堂之上全無莊嚴肅穆可言,數度驅之,散而復集。”
陳操之看了看略顯破敗的太極殿,微微搖頭,快步走過。
式乾宮,中齋,殿內幽暗,年近五旬、神情倦怠的皇帝司馬昱坐在御床上,看著陳操之兄弟二人氣宇軒昂從殿外陽光下入殿,不禁精神振作了一些,看到陳操之,總讓人心情愉悅——
陳操之、冉盛二人行參拜大禮之後,皇帝司馬昱便詢問冀州、幽州諸事,陳操之、冉盛一一作答,司馬昱大悅,思有以賞賜陳操之兄弟,但冀州剛剛進獻大量錢帛米糧,他難道以錢帛還賜之,便道:“陳卿有何所求,賜蔭戶、田地,但說無妨。”
陳操之道:“臣願回建康為陛下效力,北地苦寒,臣起居飲食皆覺不便,又且與族人家眷遠隔,數年難得一見,懇請陛下准許臣南歸。”
“啊!”司馬昱大驚失色,桓溫北伐還朝,聲望極隆,龍亢桓氏一門勢欲傾天,政皆出桓氏,司馬昱傀儡垂拱而已,桓溫已受九錫,正求王爵,其篡位之意彰顯無遺,陳操之現在可以說是晉室最大的倚仗,陳操之在北府軍中極有威望,今雄鎮冀州,其弟陳裕和冀州武猛從事劉牢之號稱北府雙虎,從此次陳操之回京覲見並進獻錢帛可知陳操之忠心,所以司馬昱驟聞陳操之要回朝回官,難免失態——
“河北初定,北有拓跋代、西有氐秦,皆虎視河北、中原之地,正欲賴卿之威名鎮守冀州,當此非常時期,如何求歸江東任職!”皇帝司馬昱勸慰道:“朕知卿在北地辛苦,又且思鄉心切,但卿應以國事為重,勉為其難,勿負朕所望。”
陳操之唯唯,卻還是未明確表態,似乎依然不願留在河北,司馬昱深感憂慮,待陳操之、冉盛二人辭出後,即傳尚書令王彪之晉見,說陳操之慾辭冀州刺史之事,白鬚拂拂的王彪之捻鬚沉吟,半晌道:“陛下可就此事問謝安石,安石必有以應對。”
謝安應召入式乾宮,受皇帝諮詢,答道:“陳操之素有隱逸之志,當年葛稚川曾欲收其為入門弟子以追求金丹大道,陳操之以母親年邁、家族衰微為辭,究其內心未嘗不向往之,河北軍政事務繁忙,陳操之頗以為苦,所以想歸江東在朝中任職。”
司馬昱聽謝安這麼說,更是焦慮,江左的這些高官的確是半官半隱,政務大都付於佐吏,他們則服散、飲酒、聚會、清談,司馬昱為司徒時也是不甚理事的,最喜聚會清談,與江左官吏的悠閒生活相比,河北州郡長吏當然要繁忙許多,陳操之是以玄辯出名的,其音律、繪畫、書法、圍棋皆是一時翹楚,這樣的人不耐煩俗務想歸江東是很正常不過的,但是——
司馬昱道:“安石,卿是陳操之長輩,定要勸他以國事為重,回錢唐省親祭祖之後即歸河北任上,他若嫌政務繁忙,可多徵辟屬吏輔助,朕欲加其開府儀同三司,兩位以為如何?”
開府儀同三司在兩漢時品崇禮重,儀仗擬同太尉、司空、司徒這三公,可以建立府署自選佐吏僚屬,桓溫的西府、郗鑑的北府就是開府儀同三司才建立起來的,雖然自魏晉以降,開府儀同三司漸不如兩漢尊崇,但依然是三品以上、鎮守一方的高官才能享有的榮譽——
謝安微微一笑,皇帝若授陳操之開府儀同三司,那陳操之就更回不了冀州了,說道:“操之近日還要去姑孰拜會桓大司馬,其去留還得徵詢桓大司馬意見。”
司馬昱默然無語,謝安說得不錯,他這個皇帝其實無能為也。
王彪之與謝安辭出,王彪之道:“安石公真欲陳操之回朝為官乎?”
謝安道:“此事非你我所能左右,還是讓陳操之去應對吧。”
王彪之聽謝安說“應對”二字,心下恍然,陳操之這是以退為進是為了應付桓溫,乃低聲問:“桓公屢諷求王爵,一旦得封王爵,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