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治久安,陛下不妨採取強硬手段,逼使民心順服,小訃他們有所己見。只要把民眾的心志征服,其他就不足慮了。”
秦始皇聽得津津有味,動問說;
“朕的意志讓百姓接受,朕怎樣才能做到?”
李斯早有思慮,於是說:
“百姓知識淺薄,又膽小怕事,陛下加以威勢,不難使他們屈服。臣所慮者,乃是讀書人見多識廣,他們常喜歡抨擊時政,在百姓中製造混亂,他們是很難愚弄的。如果陛下的意志不能作為天下行事的標準,任由讀書人標新立異,創制新說,傳播古訓,君主的權威自會削弱,百姓終不可教化。依臣看來,倘若制止這種事發生,陛下應該把不是秦朝的所有歷史記載全部燒掉。除了博土官所掌管的書籍之外,禁絕民間私自收藏《詩》、《書》、諸子百家著作,違者重懲,著作燒掉。有聚眾談論《詩》、《書》的,一律殺頭。官吏知情不舉的也要判以死罪。”
秦始皇極力贊成,他放言說:
“百姓不為邪說所惑,渾然不知,自會一切以朕的旨意為準。天下沒有二心,朕就無憂了。”
李斯的建議付諸施行,遭到群儒反對,秦始皇又活埋了儒生460多人。在他的淫威下,世人再不敢言了。
【原文】
懾其魄,神鬼服。
【譯文】
讓人的精神恐懼,任何人都會屈服。
【釋評】
人的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會土崩瓦解。再剛強和難制的人,也抵禦不了精神的打擊;抓住了這一攻擊點,也就是掌握了人的最薄弱環節。製造精神緊張首先要製造恐怖氣氛,在人人自危的環境下,人們總是本能地加倍小心。瞭解別人的內心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別人的潛在意圖都一一點明,誰都會心驚肉跳,不敢妄動了。
【事點】讓人心悸的唐玄宗
唐玄宗靠政變上臺,他先後誅滅韋黨和太平公主,所以當上皇帝后也很不安心。
宰相姚崇一日和玄宗閒談,說起內患之事,姚崇嘆息說:
“我朝屢有內部變亂,實由人心散亂、不懼皇威所致。陛下若不整治人心,使人不敢心起妄念,朝廷就難保久安啊。”
玄宗頜首說:
“內亂重生,致使大唐危機重重,朕定要設法根絕。依你之見,朕該有何動作?”
姚崇進言說:
“防忠於未然,必早作預見,懲人於末動之時。即使小題大作,也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