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鬥志便大為削減。把敵人制服在未動之時,把惡人的歹心直指出來,是贏取主動和勝利的智者謀略,付出的代價是最少的。
【事典】退敵的弦高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孟明視率軍偷襲鄭國。鄭國商人弦高販牛走到黎陽津,遇到老朋友蹇他,剛從秦國回來的蹇他對他說:
“秦軍己發,襲擊鄭國,這個訊息千真萬確,你知道嗎?”
弦高吃驚非小,細問其情,蹇他驚慌不已,又告之說,
“鄭國不知敵軍將至,必受大難啊,你還是趕快躲避吧。”
弦高有忠君愛國之心,他恨憤之下,思量如何救助鄭國,他對蹇他道:
“父母之邦災難來臨,我身為鄭人,怎會躲避呢?我既知此情,就該設法解救,否則也無顏冉見國人了。”
蹇他痛心說:
“秦軍早有預謀,此次行動又極其隱秘,以你一人之力是無法救鄭的,你還是自己保命要緊。”
弦高拒絕了他的好意,他一面派隨行的僕人趕回鄭國報信,一面選出12頭肥牛、4張皮革,作為禮物,要去犒勞秦軍。弦高還對蹇他解釋說:
“秦軍偷襲,如果我們把他們的陰謀揭穿,他們就會自覺氣餒,或可放棄邪念,自行退去。如果事無所成,至少可以打擊他們的氣勢,動搖其軍心。”
蹇他勸他不要冒險,弦高執意前往;到了滑國的延津,弦高和秦軍相遇了。弦高讓自己保持鎮定,他對秦軍說:
“鄭國使臣弦高,在此恭候多時,我要見你們的主帥。”
有人報知孟明視,孟叫視立時驚駭,他對身邊將領說:
“我軍意圖,鄭國怎會知曉呢?這太奇怪了。”
身邊將領也驚訝不止,有的洩氣道:
“我們此番行動,重在讓鄭國無備,才有成功的希望。看來鄭國必有密探在秦,偵知此事,鄭國定有防備了。”
孟明視等人面面相覷,神情頹然,在召見弦高時,但聽絃高高聲說:
“我國君主知道將軍要去鄭國,特命我犒勞將軍。”
弦高獻上禮物,孟明視動問說:
“你家君主如何知道此事呢?”
弦高一笑,凜然道:
“我國士兵日夜戒備,就是要保衛鄭國,這樣的大事,又豈能瞞人耳目?”
盂明視猶有疑慮,他追問說:
“鄭君既命你前來,定有書信為憑,我可以看看嗎?”
弦高回應道:
“我家君主惟恐修書不能表達心意,故而口授我前來行事,何況事情緊急,我家君主自不想修書誤事。”
孟明視自思弦高所言不差,心中又是一暗,他對弦高改口說:
“此事純屬謠傳,鄭國不該輕信啊。”
他附在弦高的耳邊,又故作神秘說:
“我軍意在攻滅滑國,絕無犯鄭國乏心,你們誤會我們了。”
弦高見他驚懼,心裡一鬆,他趁勢對孟明視道:
“將軍道明真言,鄭國就放心了。我回去自當說明真相,傳達將軍的美意。”
弦高走後,孟明視心焦氣躁,臉色鐵青,他傳令就地駐紮,不再進軍。有人勸他說:
“君令難違,將軍不攻打鄭國,就不怕主公怪罪嗎?”
孟明視哀聲道:
“形勢有變,我們既知鄭國嚴陣以待,強攻絕難成功,又何必自討其辱呢?主公若叫此情,也會改變土意的,土公哪裡會怪罪我們見機行事呢?只恨有人走漏了訊息,讓我們徒勞無功啊。”
秦軍為掩人耳目,就勢滅掉了滑國,隨後便班師迴轉了。
【原文】
神褫之傷,愈明愈痛。
【譯文】
心神被剝奪的創傷,越聰明的人就越會感到痛苦。
【釋評】
受制於人有時不僅是行為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後者的痛苦尤為巨大,對聰明者更是如此。把自己變成行屍走肉,多是出於無知和無奈,而成為他人的玩偶,任其擺弄,且自知甚深,這才是最難忍受的。作為馭人和懲罰的手段,這個招法無疑是狠辣和殘酷的,同樣,作為人生中的一段經歷,它給人的記憶和教訓也是難忘和深刻的。
【事典】李德裕的反擊
唐文宗大和叫年(830年),宰相李宗閔為了打擊自己的政敵李德裕,他向唐文宗極力推薦自己的同黨牛僧孺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唐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