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說的不錯,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我也只好有所改變了。國家之事千頭萬緒,哪容得我耐下心來做那些事呢?”
庾亮的好友臉上驚怪,重聲說:
“從前王導輔政,寬和治國,治吏有術,人皆畏服。你用強不分何人,簡單嚴厲,只怕要惹出禍端。治天下者首先要耐煩隱忍,收攏人心,做不到這一點,你要有所作為,豈不是白日說夢?”
庚亮心中不悅,起身離開了。
南頓王司馬宗見時局動盪,不由有了謀逆的野心。當庾亮得知這事時,他怒不可遏,馬上就要派人誅殺司馬宗。庾亮的一位謀士急忙勸阻說:
“司馬宗乃皇室近親,性格粗暴,行事魯莽,量他不會有什麼作為,大人不可急於問罪於他。大人不妨以此要挾,暗中點醒司馬宗,讓他明白大人已知道了他的圖謀,他懾於朝廷的威勢便不敢妄動了。”
庾亮一聽火起,痛斥道:
“亂臣賊子,哪能這樣便宜了他!不殺此賊,他人當視我為無物,更添他們的不臣之心,此事絕不可姑息。”
庾亮的謀士苦苦搖頭,再道:
“司馬宗一人並不足懼,可怕的是他身後的皇室宗親,一旦大人將他誅殺,他們自會認為大人乃是有意削弱宗室的力量,局面就難以收拾了。以大局為重,大人還是暫消怒氣,將司馬宗收服為上。”
庾亮一心想要殺人立威,對謀士的勸諫終是未聽,他不僅殺了司馬宗,還把司馬宗的哥哥貶為庶民。
此事傳出,果然宗室怨怒,百官驚駭。地方大將蘇竣藉此時機,聯合祖約一起興兵反叛。庾亮派兵抵擋,結果大敗,庾亮此刻才痛悔不已,自怪不聽忠言了。
平定蘇竣的叛亂後,庾亮惶恐難安,他向皇帝叩頭謝罪,哽咽說:
“臣剛愎自用,治吏有失,不料讓國家蒙難至此。臣罪該萬死,不求寬恕,惟望後人以我為鑑了。”
【原文】
廉吏固傲,其心繫名,譽之可也。
【譯文】
正直的官吏會很孤傲,他的身心為名聲所累,讚譽他就可以役使他。
【釋評】
有正義感的官吏,由於他們不貪不佔、心存仁義,在封建官場中顯得十分另類。他們以聖賢為榜樣,自瞧不起官場中的那些勢利小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