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就立即關閉,楚懷王被伏兵捉住,押往咸陽。楚懷王指責秦昭王不講信義,秦昭王卻笑著說:
“你愚笨無能,又怪得誰呢?”
楚懷王被挾持割讓土地,以此做為放他回國的條件,楚懷王不肯。於是他被囚禁起來,直至死去。
【原文】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譯文】
有智慧的人也會庸俗,尊敬他可增加收益。
【釋評】
對智者的敬愛,就是對自己的最大負責。反之,對智者也有心愚弄,著意矇騙,最後蒙受損失的一定是自己。所以有頭腦的人是不會處處撒謊的,因為在真人智者面前,謊言全然無用。尊敬智者,這是說服智者的高明手段;尊敬作為一種策略,儘管有時並不是出於真心,但智者還是樂於接受的。這是智者的一個“弱點”,是征服他們的突破口。
【事典】丁謂的難堪
北宋的名臣寇準做宰相時,雖明察善斷,但喜歡讓人恭維,對別人講究權威,一時得罪了很多人。
一日,宋真宗把寇準召去,善意地提醒他說:
“近來多有朝臣指責你濫施威權,朕也不責備你,可這樣下去,朝臣失和,也不是國家之福,望你慎處之。”
寇準心中委屈,當面辯解說:
“臣為宰相,受命管理百官,督察嚴苛,也為國家大業,他們為此遷怒於我,還望陛下替臣做主。”
宋真宗安慰了寇準幾句,臉上的神情仍不快意。
第二天,在朝堂之上,職位不高的丁謂卻上奏說:
“宰相寇準秉公執法,不徇私情,近聞有人對他橫加指責,分明是無中生有,行報復之事,臣雖官職低微,卻也知敬賢之道,故奏明陛下,以釋宰相之嫌。”
丁謂此舉,令人大吃一驚。群臣都知他為人狡猾,心胸狹小,萬不想他會為寇準出頭,做此看似大義凜然之事。
事後寇準招來丁謂,一臉嚴肅地對丁謂說:
“你我並無深交,過去你也遭我斥責,為何替我說話呢?”
丁渭倒不隱瞞,他說:
“大人行事為公,令人崇敬,下官豈敢記恨大人呢?小人已知己錯,故不忍見大人受他人攻計,說幾句心裡話自是當然。”
寇準心裡滿意,對他油然有了好感,不禁勸慰道:
“你能改過知義,實在難得啊,本相寬慰之餘,倒希望你能勤於政事,為國家多多出力了。”
丁謂喜不自禁,連連點頭。
和丁謂有深交的人感到奇怪,有的便私下上門,對丁謂說:
“你從前對寇準成見最深,何以今日判若二人,對他大加吹捧呢?眼見群臣有望把他趕下臺去,你這樣豈不幫了他嗎?”
丁謂陰冷一笑,低聲說:
“皇上寵信於他,寇準是趕不走的。與其結怨遭忌,倒不如取其信任,謀取高位。寇準聰明非常,要騙取他的信任決非易事,幸好他性情高傲,深愛顏面,也就不會拒絕我的恭敬了。”
從此,丁謂時時處處對寇準表現得敬愛非常,有心裡話也故意說給寇準,請他教誨。他還常常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現,極力維護寇準的權威,不惜把過錯攬在自己的身上。
寇準開始高看丁謂了,他覺得這個人實可栽培,於是不斷提拔他的官職。最後,丁謂竟爬上了參知政事的高位。
一次,丁謂在政事堂參加宴會,不小心把菜湯濺到了寇準的鬍鬚上。丁謂起身離座,在眾人面前小心地擦拭。寇準也感到他這樣做有些過分,於是笑著說,
“參知政事為國家重臣,竟然為官長擦拭鬍鬚嗎?”
眾人鬨笑,丁謂十分難堪,可他還是擦拭不停,陪笑說:
“下官所為本出於敬心,無他,有何不可呢?”
丁謂雖心恨寇準,可他始終不露真容。丁謂當上宰相之後,這才報復打擊寇準,向寇準卻悔而無用了。
【原文】
白知者明,人莫說之。
【譯文】
瞭解自己的人明智,人們不要去遊說他。
【釋評】
喜歡遊說的人,如果只在誇誇其談上下工夫,終有敗下陣來的時候。其實,再動聽的言辭如果偏離了方向,也會讓人生厭。遊說都有其片面性和欺騙性,在自知者眼裡,遊說者的誇大其詞能讓他們保持警惕,毫無所動。從這個意義上說,遊說不是萬能的,用行動來打動別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辭說還需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