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他不愁我會反臉為敵。”
她只能盡力解釋著,讓他明白她不把船交給三郎的原因,
“金國的東海女真人向來有和海外諸國交易的習慣。他們在遼東的產物、部族之間的生意關係,還有他們馬場的賣價。這些,我都得等二郎從高麗回來才能清楚——”
她並不是沒有為唐坊尋找將來的財路。
她也希望,三郎如果和養馬的女真人經常接觸,他就能知道:
馬戰靠他一個人是絕不可能。
阿池眼神微閃,露出“我早就知道你把季辰龍踢到高麗去讀書絕沒有好事”這類的神色。(未完待續。。)
ps: 鞠躬感謝書友md12的評價票。
097 恍然而悟
“我已經請了陳家帶一些船匠來。船匠可以指導把那十條船改建成福建船型。就算陳家辦不成,過幾日也能託黃氏貨棧僱到人。也請寮主轉告三郎,還請他再等待半年——”
她也不在意阿池那不耐的神色,盯著他的雙眼,一字一句說著。
季辰虎這一次在山下不急於重議坊主,並不是他心軟。
而是他還在等待著,要把她費盡心血建起來的十條船一併控制。
說到底,十條船不是她的嫁妝,而是唐坊的公產。
“依靠陳家,難道你就能在泉州港靠海吃海,養活三萬坊民?”
阿池斷然搖頭,“這不可能。”
“我與陳文昌的婚事,是我自己的事。”
她坦然而語。
“豈能依靠陳家?我只是覺得泉州港近兩年來刻意招攬了很多西南夷蕃商,會有一些大改動。只要我們能從中取事,自然就有我們的容身之處。”
“……看來你去年去了一次大宋,心思就不在唐坊這裡了?”
她笑而不語。
阿池說得也並沒有錯,她正是去了一次泉州城,才漸漸察覺:
樓雲不僅需要福建海商為他提高市舶司的稅收,他還早已經籠絡大宋邊境西南夷族的蕃商,控制了長江上游的馬源。
她不知道樓雲是不是故意如此,以鉗制韓參政府的馬政。
但如果王世強的馬政要成功,一定需要樓雲的協助。
”……三郎問你。去年去泉州城的時候,是不是也見過了國使?”
阿池的聲音突然響起,讓她吃了一驚。
“並沒有……”
她詫異於季辰虎突然提起了樓雲。阿池卻斜眼細辯著她的神色,沉吟著,道:
“三郎似乎很賞識那位國使。他雖然沒有明說,但他話裡的意思是,如果你願意,他就按大宋的風俗,為你出面和樓家提親。”
“……”
她半晌無語。簡直是啼笑皆非。
“……三郎難道不知道?王世強娶的就是樓家的長房嫡女?按大宋的風俗,我們家和樓家根本就沒有說親的可能。”
她耐著性子,甚至都來不及升起一絲傷心:
季辰虎為了在扶桑搶地盤。不但要在許淑卿之外再娶個扶桑王姬,連她這個姐姐的婚事他都利用上了。
——他本應該知道,她是有意於陳文昌的。
“就算我嫁給了國使,樓雲也絕不會答應支援三郎在扶桑立國的。”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阿池卻冷笑了起來。譏刺道:
“……果然是信不過三郎了?”
她一怔,心中剛剛升起沉鬱的頓時消淡,忍不住就掩唇笑了起來。
她總算是明白,季辰虎居然是來真的。
他覺得樓雲不錯?
“樓國使已經和一位趙氏宗女訂親了。聽說回去就要成親。”
她慎重其事,叮囑著阿池,不管他一臉不耐煩的樣子,
“我知道三郎不喜歡陳文昌那樣的書生。但樓雲他本就是夷族出身,就算他是漢統又和樓家認了族親。卻畢竟要受些猜疑。他不論立多少功勞,都遠不如娶一名宗女更容易讓他得趙官家的信重。”
否則他何至於一面要打壓趙秉謙那樣的近支宗室。一面又要和宗女聯姻?
反正只要不是官家的近支堂兄弟,臨安城裡不也有姓趙的遠支宗室考中狀元,成為參知政事之一?
韓參政也不過是太后的外戚,卻能在朝中把持大權。
阿池對大宋的內情瞭解得遠不及她清楚,便也不再多言,只道:
“你非要嫁回大宋我也管不著。只不過,三郎要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