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漸漸地會使別人留意,甚至感激你的工作態度,給你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帶來發揮你才能與服務精神的機會。
艾米麵包公司創始人艾米?舍貝爾曾經這樣說過:“人們都盯著這門生意,以為效益可觀,因為你賣的是麵粉和水。但他們並不把熱情、細緻定位和對職員的要求算進去——這些才是巨大的。而這些並不像看起來那樣迷人。這是非常令人難堪的。”
想掙錢和發財是每個人的本能願望。可是許多人的掙錢方法太落後了,“金錢第一”的人因被錢迷住,而忘了這樣的道理:不播種生長錢的種子,錢是不會自動來的。
一個千萬富翁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僅僅為了錢而去做一些事情,真正的千萬富翁們懂得建立品質恆久的專案,並使相關人都覺得自豪。
千萬富翁們把服務看作是金錢的種子。也就是說“服務第一”的態度可以創造財富,把服務放在首位,金錢自會滾滾而來。
熱心提供優良服務的服務員不必擔心他們的小費;而一個對顧客的空杯子視而不見的服務員(幹嗎給他再加咖啡呢,他們看上去不像是給小費的人。)結果真是得不到任何小費。
總是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條的秘書,將來她的薪水一定不錯。而另一個秘書則在想:“這些信件稍微亂一點有什麼關係,我一週的薪水才60元,他們還指望得到什麼呀?”這樣的秘書只會停留在每週60元的階層上。
經常給別人提供比他們預料的更多的服務。這一點點額外的小事就是對金錢的投資,這種投資會得到意外的收穫。自願早上班,晚下班,幫助公司分擔一些繁重的工作,這也是投資;給顧客提供正常範圍以外的服務也是投資,因為它會使顧客再來。提出一種提高效率的新想法也是一種投資。投資,無疑會帶來利潤;提供服務,也同樣收穫金錢。
千萬富翁們往往認為:在我們為人類做出服務的同時,世界用財富來作為與我們交換的東西,作為我們的獎賞。如果我們拿出最好的服務,那麼我們可以期待一個與之相稱的獎賞。
千萬富翁們往往從為大眾提供的服務或產品開始著想,而不是從追求利益的角度開始著想。只要自己的公司有了優質的產品或者優秀的服務,錢也就自然源源不斷地滾到他們的錢袋裡來了。只要對服務質量備加關心,錢也就自然會隨之而來。
◆一個人的收入永遠跟服務的人數、服務的品質、服務的價值成正比
一個人的收入跟這個人付出的價值成正比,而價值不是由個人來認定的,而是顧客認定的。很多人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價值,可是顧客不接受,那麼很抱歉,它在經濟上就沒有那麼大的價值。
你看世界首富們,付出了多少的價值:他們提供了多少的就業機會,多少人靠他生活;他們提供了多少產品,給多少的顧客。
一個人的收入永遠跟服務的人數、服務的品質、服務的價值成正比。
思考一下,為什麼有的藝術家賺錢,有的藝術家卻窮困潦倒?因為顧客決定作品的價錢。你定價500萬元可是在市場上乏人問津,等於沒有500萬的價值,有人願意付2000萬買畢加索的畫,它就值2000萬,因為有人願意付這個價錢。價錢不是你認定的,是顧客認定的。
常常有人問,他這麼賣力工作,為什麼收入沒有增加?其實是因為他只服務於他的老闆,他服務的人數不夠多,薪水當然也不多。
為什麼很多業務員有二三萬、四五萬,甚至數十萬的年收入,因為他服務的人數比較多,他是直接服務顧客,增加公司業績的人,而拿固定薪水的,可能只是做間接服務。
一個企業家對市場上所賦予的經濟價值是非常大的,一個政治家對國家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賺錢跟貢獻沒有直接關係,可是賺錢跟顧客所認定的價值,跟有多少人願意購買你的產品,絕對是成正比的。
勞斯萊斯是最好的汽車,可是它服務的人數不夠多,所以它並不是最賺錢的汽車公司。反觀豐田汽車和三陽汽車、福特汽車,他們都是非常賺錢的汽車企業,他們並不是製造全世界最棒的車子,可是在那一階層的顧客群心中,他們已經做到最高品質,而且他們的價位是合理的,因此他們的車很普及。
※虹※橋※書※吧※BOOK。
第11節:富從大局思考窮卻自我設限(4)
和這些企業相關的汽車廠商都成了鉅富,因為他們服務的人數比較多,因為每一個人都認為,那樣的車子對他們是很有價值的。要賺錢就要提升服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