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教練、老師產生了不同效果。
致富過程中你要明白,在我們的人際關係網中,並不是單指某一位是你的致富指導,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指導,只要對致富有利的人,都可以成為你的致富指導。然而大多數人卻很少從身邊的人學習致富的經驗,而忽略這些資源的富有性,導致你不能致富。
◆闊綽來自於改善他人的處境;索取的主要原因是擁有更多可給予的
有人說:“有了富裕的源泉,就產生了給予。”千萬富翁採取一切必須的“行動”來儘可能多地為世界增添價值。千萬富翁能體會到為世界增添價值的做法所帶來的平和安詳、感激和擁有財富的感覺。這正是人間最大的快樂之一。
因此,要想成為千萬富翁,首先你必須給予。這似乎是一個悖論,不合邏輯。但你想一下,朋友最多的人是不是他首先就是別人值得依賴的朋友?獲得愛最多的人是不是最具有愛心的人?這就是開明的千萬富翁的信念——給予就是獲取。
“給予就是獲取”為我們開啟了建立財富的精神世界。請付出你的時間、你的贊同、你的微笑、你的忠告、你的智慧、你的敬意、你的幽默感、你的才能、你的關注、你的鼓勵、你的愛。所有這一切都會大量地流回到你的身邊。精神境界能夠擴大、增加一切所給予的東西的價值。“給予就是獲取”讓我們、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結果成倍放大。
投資商坦伯頓基金的創始人約翰…馬克斯…坦伯頓說:“捐款永遠能為你的投資帶來最大的回報。”探詢一下大多數大財團的幕後情形,你會發現一種共同的模式——他們給予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給予能夠讓財富增值。有人把金錢想象為三種形態:固態(物質)、液態(頭腦)和精神狀態。當你從感激和富綽的高度付出金錢的時候,它就把你從物質形態推到了精神境界。
正如水經過加熱會膨脹一樣,金錢透過給予而膨脹。給予能夠實質上讓金錢放大、增值、翻番。相反,你把自己的錢攥得越緊,它就變得越緊縮。
捐獻是一種金錢放大器,而不是減少金錢。無論你做什麼,它都會使之膨脹、加倍、增值。當你開始按照這一法則生活時,你就會獲得30倍、60倍或者100倍的增值回報。
當你從樹上摘下一個蘋果的時候,大自然會確保明年在你摘取蘋果的地方長出兩個蘋果。一粒蘋果種子能夠長出一棵蘋果樹;一季蘋果的種子能夠造就一片蘋果林。
派往非洲的醫生及傳教士阿爾伯特…施惠澤說:“人生的目的是服務別人,是表現出助人的激情與意願。”他意識到,一個積極思維者所能作的最大貢獻是給予別人。
前任通用麵粉公司董事長哈里…布利斯曾給屬下的推銷員這樣的忠告:“忘掉你的推銷任務,一心想著你能給別人什麼服務。”他發現人們一旦思想集中於服務別人,就馬上變得更有衝勁,更有力量,更加無法拒絕。說到底,誰能抗拒一個盡心盡力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人呢?
虹橋書吧。
第10節:富從大局思考窮卻自我設限(3)
◆千萬富翁們把服務看作是一種投資,是產生金錢的種子
有這樣一個故事。
住在一家美國旅館裡的一位旅客從樓上急匆匆地下來,到了大廳裡的收款臺前結帳,離乘火車的時間只剩下15分鐘了。突然,他想起還有一些東西忘記在房間裡了。
“喂,招待!”他對旅館招待員說,“跑上去看一下我是不是把一包東西忘在那裡的桌子上了?快點!”
招待員跑上樓去了。5分鐘過去了,這位旅客在客廳裡走來走去,樣子很生氣。最後那個招待員空手來了。
“是的,先生,”他回答那個旅客,“你把你的包裹留在那裡了,它確實在你房間裡的桌子上。”
這個故事沒有告訴我們這位招待得到了什麼樣的回報,但可以想象,他會挨一通臭罵,也許還會飽嘗老拳,甚至會因旅客的投訴而捲鋪蓋回家。可憐的是:他其實並沒做錯什麼事,僅僅是缺少了那麼一點服務的主動精神。
欲顯示你的價值,非把你服務的精神加倍,供給世人不可。
——亨利…福特
每一個成為千萬富翁的人都懂得,出來做事,要有服務的精神,儘量能夠做多一點,做好一點,主動一點。這表他們的工作不是專為酬報,而是一種責任感和貢獻感在促使他們這樣做。
要做多一點,做妥當一點,多過別人所希望或要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