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然而剛剛被夜明震懾的印度區這次也決定要出一次風頭,或者說一定要打壓一下中國區的氣焰。
這次他們是沒辦法召集本區排名往前的團隊高手,但有幾個個人榜上的高手卻是召集過來了,而且這些高手還都是遠端職業。
只要這些高手把那個射箭的玩家殺死,那麼剩下的事情只要人數稍微多一點就沒問題了。
這時候正在“巡山”的林光山突然感覺有點被不安全的感覺。
【由於我生長的環境是一個男女婚後都有自己工作的環境,所以這方面我從沒女人結婚後就應該只在家相夫教子的觀念,同樣也不認為男方應該剝奪女方自己賺錢自己花的權利。
所以在我認為裡,是否“養花”並不是心智是否成熟的標準,只是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造成的觀念不同而已。
最後感謝萬古一長青的打賞!】
第二十三章:玩家增援
夜明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就不說義大利玩家在商討接下來的關卡怎麼打,就說那些圍觀之後的玩家的後續話題。
主要集中在夜明如何毫髮無傷的躲過投石器的轟炸。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戰鬥還沒結束的時候,李浩民大概想明白應該是怎麼回事了。
雖然三十臺投石器的覆蓋面積非常大,但是每臺投石器直接的間隔不小,而且每個石頭和投石器的體型相比又小了很多,所以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縫隙,即使是普通的團隊透過,運氣好的肯定會有多個倖存者,但是李浩民回放了影片,發現夜明在離開轟炸區域的時候,隊伍並不是方陣,而是出來之後才充足方陣。
這就說明了夜明很可能一開始就料到了石頭落下的位置,並且提前走位完成。
要做到這一點也不是不可能,這其中有一個難點。投石器在發射之前的方向可以判定出大概會落在哪裡,但是投石器的準頭經常有所變動,也就是說石頭飛向空中的時候又是一個方向,這時候將會非常難以判定,而當石頭落下的時候還有彈跳,這些彈跳的時候傷害也不低,那麼又要計算。
李浩民作為發射方他可以算出一點,但是如果作為被動方,他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而就在李浩民還在大腦裡演算的時候,美國一個玩家團隊已經模擬了這個場景。
他們選擇了一個差不多的地形,然後投石器也是經過研究,還原了影片裡的擺放,然後透過的玩家和夜明當時的一樣。
於是第一次試驗是玩家直接透過,不躲避,被砸傷的機率有多高。
一共測試了三次,其中最好的一次結果是隻有一個玩家毫髮無傷,最慘的一次是兩個玩家當場被砸死。影片裡解釋這種轟炸的密度並沒我們想象得高,但是石頭落地之後的彈射,以及相互碰撞增大了轟炸面積,當然實際上當時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躲避的,但是難以判斷。
於是這個團隊的玩家進行了第二次測試,玩家做列隊透過的時候,試圖自己躲開石頭。
這個測試一共進行了十次,因為一開始幾次玩家還不太熟悉,而因為夜明是頂級團隊,所以這個團隊的玩家就多做幾次試驗。
而玩家自己閃避,就出現了極端情況。運氣好的玩家只要稍微閃避一下,就能進入一個完全沒有攻擊的真空地帶,而倒黴的玩家這一次閃避很可能就是進入一個攻擊地帶,被石頭撞倒另一個石頭上面,然後嚯嚯被撞死。
最好的記錄是四個玩家無傷,一個玩家重傷,其他玩家全部倒黴的被砸死。
影片的結尾,主持人說道:“雖然我們的實驗沒有得到非常滿意的效果,但是從理論上講,夜明確實可以透過完美的預判來做到不被石頭擊中的結果,當然還有一方面就是夜明的運氣非常好。
而當夜明能夠化解這種轟炸之後,那麼他們就可以趁著投石器補充彈藥的時候把npc護送過轟炸區。”
這個影片釋出之後,立即得到了非常多的點選,有人感嘆這個影片團隊的時間組建之快,竟然沒半天的時間就把這些實驗做完,而且製作成影片。
而這個影片因為抱了夜明的大腿,不僅點選很多,竟然還有了不少打賞。這讓一些有心的影片團隊覺得非常可惜,他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那麼夜明接下來的戰鬥一定要把握好才行。
當然這些都是稍微往後一點的事情,而在夜明打完義大利的第一戰的時候,國內很快就有玩家想明白了義大利的陰謀。
《義大利是想讓我們提前進入領土爭奪模式,然後陷入三面受敵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