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亦成一代雄主。儒為治術、法為霸術、道為王術。四海清平之後,儒術乃天下最無敵的治國之學;諸侯爭霸之時,唯“法”可稱霸術之宗,如秦國經商鞅變法而能最終一統天下;既要平定亂世,又要開創盛世,則非“道”治不可為,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遵老子為先祖的根源所在……”
江統聽他這番宏論,心悅誠服,施禮拜道:“多謝師父教誨。如此說來,以當今天下大勢看,儒術的確不合時宜,那今後會不會出現諸國並立、長期爭霸的局面呢?如此豈不是法術也有了用武之地?”
玄虛子沉默片刻,悵然說道:“若真出現這種局勢,絕非蒼生之福!列國割據,江山四分五裂,最後只會兵戈不止、戰亂頻仍,黎民百姓遭受無盡苦難。因此,天下分崩離析之勢,若不盡早消弭,必將終chéng ;rén間浩劫。你今後當以此為念,傾平生之力,早rì促成統一大業!”
江統只覺身上仿似壓了萬斤重擔一般,囁嚅道:“即使徒兒有心,也只怕天資駑鈍,難以負起這天大的干係……”
玄虛子呵呵笑道:“你只管盡人事聽天命便是,無須以此為憂。不過,在為師放你出去之前,你務必勤學苦修,rì有所成,不然休怪為師責罰無情。”
江統忙正sè道:“徒兒必竭盡心力,不負師父所望。不知師父yù授徒兒哪些本領?”
玄虛子捻鬚問道:“你可曾讀過《道德經》?”
江統答道:“大伯曾為徒兒反覆講解過此書,已能背誦。”
玄虛子點頭道:“那就先以此書入門,且看你能否在一年之內領悟其中玄妙。”
江統心中有些不情願,小聲嘀咕道:“這《道德經》還有什麼可學的……”
玄虛子正sè道:“一本《道德經》,洋洋五千言,世間真正能讀懂的又有幾人?當年的漢文帝,對此書推崇備至,雖不知下過多少苦功夫,但若非後來有幸得高人指點迷津,他也斷難悟透其中jīng髓,成就大治功業。你既然有心為天下人尋一位好皇帝,便須弄清楚皇帝與這“道德”真義的干係。”
說到此處,玄虛子伸出一指,在身前凌空行書:“《獨斷》有云:皇者,煌也。”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寫了一個“煌”字,那字竟然是以真氣憑空凝結而成,久久不散,“盛德煌煌,無所不照也。帝者,諦也。”一邊說,一邊又寫了個“諦”字,然後手一揮拂去不見,“能行天道,事天審諦,故稱皇帝。你若不能參透何謂道、何謂德,又怎辨別得出什麼樣的人才會是好皇帝呢?”
江統親睹他行此神通,驚駭得目瞪口呆,心中懼服,忙躬身恭敬答道:“一切但憑師父做主,徒兒謹遵教誨便是。”
第16章 苦修三年(中)求推薦,求收藏
自這rì後,玄虛子便每天為江統講解《道德經》,間或授他對弈之道。江統每rì裡聽他講經論道,深感遠比江恕所授jīng妙玄深許多,自然如飢似渴、孜孜不倦,常有醍醐灌頂之嘆,每每聽到玄妙處,更是喜不自勝,恨不得癲狂躍舞一番。此外,得玄虛子指點,江統的棋藝自然也是突飛猛進,rì益jīng通。
閒暇時,江統和師兄陳摶便輪流著挑水做飯、掃地洗衣,只是從不被允許外出。凡採買吃用物品等與外界溝聯之事,全由陳摶cāo持。那陳摶倒也奇怪,除了這些瑣碎家常,便整rì裡無所事事,或閉門獨臥,或早晚打坐,也不知在修煉些什麼。
但他待江統甚好,總笑嘻嘻地像個彌勒佛一般,不時還說些戲謔、荒誕之語,令江統覺得很是親切,相處也頗融洽。
大約仈jiǔ個月之後,玄虛子對江統說道:“因你年歲尚小,本不該傳你《易經》之學,念你天資穎異,慧根過人,rì後自有徹悟大道之時,為師思慮再三,決定為你講授些易理,以三個月為限,你能感悟多少,就看你自己的天份和造化了……”
江統奇道:“難道修習這《易經》之學,和年歲大小還有掛礙?”
玄虛子悠悠說道:“天下學問,皆源出於《易》。《易經》乃人更三聖、世歷三古而成,有‘萬經之首、大道之源’之稱,此中學問博大高深,包羅天地永珍,窮盡人心之智,為師一生所學,皆賴其成就。你今後若能小有所得,便可一生趨吉避凶,若jīng研深悟,則可超凡入聖,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只是,這《易學》太過玄古奇奧,連孔夫子那樣的聖人到了五十歲方敢開始研讀,經韋編三絕後才有所得悟!尋常人若自身修為和悟xìng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