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的革命中堅人物出來擔任首領,以期把革命進行到底。但湖北的革命黨人卻拉出一個與革命毫無關係,而且畏懼革命的舊軍官黎元洪來作為軍政府的都督。這與起義軍代表和地方立憲派商議的結果不無關係,立憲派運用政治手段使缺乏政治經驗的起義軍同意了讓黎元洪當大都督。
當時,黎元洪還是協統,官位相當於現在的旅長。他剛聽到起義的訊息後,就嚇得趕快從營房中逃跑。他懼怕起義士兵拿他問罪,於是不敢回家,就換了一身衣服東躲西藏,打算混出城去,唯恐躲避不及。黎元洪下落不明,起義士兵只好派人四處尋找。最後這位面龐團團的黎協統總算被找到了。
關於革命黨人把他從床下拖出來推上都督寶座的故事,已經成為婦孺皆知的趣聞了,黎元洪也因此有了“床下都督”這個雅號。當時,黎元洪躲在姨太太黎本危的床底下,此事被部下馬隊第一標第一營的排長蕭燮增知道了。蕭帶著眾人把黎元洪從床底下生硬硬地拖出來,他們用手槍逼著黎元洪來到省諮議局,還把他關押在樓上,用重兵看守。黎元洪當時早已嚇得魂不附體,一言不發,呆若木雞,加上他“體乾肥碩”,活脫脫一個木菩薩。
也有人說,武昌起事後,黎元洪聞風唯恐躲避不及,就和執事官王安瀾,躲到黃土坡劉文吉參謀的家中。當革命軍找來時,黎元洪嚇得躲到屋中蚊帳後面,覺得不妥又鑽入床下。折騰了三五次。革命軍馬榮將子彈上膛,威脅他出來,黎元洪見再也無法躲避,只好被革命軍從床下拖出來,最後被革命軍推上了湖北軍政府都督的寶座。傳說內容雖有些差別,但都從中反映了黎元洪被迫參加革命的不爭事實。在很多文章著作裡都能找到這件事的相關記載,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從未有人在床底下被捉出來再被奉作統帥的,黎元洪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
活彌勒佛
當黎元洪得知起義士兵要推舉他出任革命軍大都督指揮隊伍對抗清王朝的時候,被嚇得渾身緊張,汗流浹背,表示堅決不做此“叛逆之事”。根本不顧革命黨人苦苦相勸,只是連聲推辭,執意不從。他推辭說:“此舉事體重大,務要慎重。我不是什麼革命黨,我不能做都督,我也沒有做都督的資格,你們怎麼不接孫文來擔任都督。”而當時孫文遠在美國,還未聽聞起義的訊息。
這時,革命軍將預先擬好的安民告示拿出來要黎元洪簽字,黎元洪唯恐被人加害似的,連聲拒絕,黎元洪消極抗拒的態度激怒了在場的革命黨人,他們氣憤地罵黎元洪不識抬舉,是滿清走狗,也有人要槍斃黎元洪,另選都督。而黎元洪早已嚇得面無血色,一身冷汗。
此後幾天,黎元洪一直是緘默不語,他私下打算,不再做滿清官吏,但是也不能趟革命軍的渾水。由於黎元洪一直不肯就任都督,革命軍只好將他軟禁起來。他整日愁容滿面,心事重重,心想“朝廷把我當叛徒,黨人把我當囚徒,這下可完了,與其這樣還不如一死了之。”當時黎元洪消極抗拒的決心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後來黎元洪見形勢上已開始逐漸有利於革命軍,再加上起義士兵的強行逼迫惹不起也躲不起,這才勉為其難,同意就任。他雖然知道清政府內部的腐敗和政策制度上的落後,他的頭腦中也存有排滿的思想,但是卻對革命一無所知,在他看來,革命黨人雖然取得武昌起義的成功,但是想對付清軍的反撲,實為難事。
剛當上都督的黎元洪,雖然每日正襟危坐,一言不發,但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剛剛成立的民國政府專門發出公告,號令民眾一律剪辮。一場改朝換代的變革,就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服飾髮辮開始了,可是讓黎元洪剪辮子他卻痛哭流涕,一再拒絕。其實他這種心理倒也不足為怪,成為都督已經是勉為其難,又要剪掉一直頂在頭上的辮子,改變以往舊的形象和作風,對於剛剛還和起義軍敵對的一個人,需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改變自己的立場和行為,的確不是簡單的事情,更何況他還要做首義都督,主持全域性,公開發表演講。
隨著革命狀況的不斷好轉,武漢三鎮已被革命軍控制,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於是,黎元洪的態度也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作為首義都督的他也不再不發一言了,這個變化開始的標誌就是他剪掉長辮子。革命軍的炮隊擊退了清政府的兵艦,黎元洪得知此訊息之後就準備接受革命軍的要求。他開口同革命黨人說起話來。看守他的革命黨虎著臉說:“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無數人,才換來今天的勝利,抬舉你做都督。你多討便宜呢!你再不下決心,蓄著長辮,我們就用手槍對付你。何況現在武漢三鎮人人都剪辮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