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及出版圖書;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古村妖物志
作者:殷德傑
內容簡介:
妖物志,顧名思義是關於“妖怪”的傳說,其實更多是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異事物和現象,無關傳統意義上的鬼怪。
《古村妖物志》是個短篇合集,共21篇短文,故事各自成篇又相互關聯,
都是發生在一個叫怪屯的地方,不單囿於鬼怪傳說,還涉及到當地的風土傳奇。
有《鬼吹燈》的敘事風格,文筆流暢,情節豐富。
楔子關於怪屯
怪屯本不叫怪屯,叫拐屯。全屯皆李姓。翻開水北縣明嘉靖縣誌89頁《靈異》條,有記載:
成化三年八月,縣北四十里李拐屯有人化狼,青毛,狼吻,獠牙如劍,食鄰人雞。家人用鐵鏈拴之,嚎三日,脫鏈而去,入山北密林中,從此不見。
也就是說,怪屯再早也不叫拐屯,而是叫李拐屯。1987年進行地名普查,地名辦的同志對李拐屯的村名來歷進行走訪。其中一位自稱126歲的老頭李二槐說,俺始祖是李闖王的一個義子,跟吳三桂打仗時,讓大刀砍掉了一條腿。闖王兵敗南逃,逃到水北縣,始祖不願再拖累闖王,遂留下來落戶為民。因為他是個柺子,又姓李,所以鄉民就叫他住的地方為李拐屯。老頭的說法明顯不確,因為李闖王是明末起義軍,而縣誌上分明記著明嘉靖年間李拐屯就已存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村名的起源:李拐屯的第一位村民是個姓李的柺子,因名。到了1998年,為了宣傳水北縣,提高水北縣的知名度,水北縣委宣傳部的一位宣傳科長在一家權威的全國知名報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山靈水秀,臥虎藏龍——水北縣鐵李拐故居考。”他把李拐屯杜撰成了神仙鐵李拐的故居地,並言之鑿鑿地說,某年某月某日,李拐屯發掘一處古墓葬,墓中出土一鐵棒,經專家考證,很可能是鐵李拐所持鐵杖;李拐屯北500米處有升龍崖,即傳說中鐵李拐拋杖成龍處……云云。很讓水北縣人民自豪了一陣子。
拐屯是李拐屯的簡化,那麼,拐屯怎麼又變成了怪屯了呢?——現在人們書寫時,沒人寫“拐屯”,都寫成“怪屯”。這一方面是因為“拐”、“怪”同音,更主要的,是因為怪屯怪人怪事太多,就比如縣誌上記載的人化狼。明成化年間的人化狼之後,又發生了多少怪異之事,歷史上無記載,老人們也沒有口頭流傳下來,我們無法知道;就當代,就這百年之間,我們親歷的,或聽親歷者口述的,記之就不下數十萬言。有些事,簡直匪夷所思,聽了叫人目瞪口呆。拐屯、拐屯……怪屯、怪屯……人們很自然地,就把拐屯寫成了怪屯。怪屯人也樂意把“拐”字寫成“怪”字,因為“拐”字很不雅,一看見這個字,就讓他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一拐一拐、在人前丟人現眼的樣子。不管是闖王的義子也好,是神仙鐵李拐也好,總之是一個肢體殘缺的人,讓子孫們很沒面子。而怪字——怪就怪唄!怪者,奇也,中華兒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不是?但是,由於怪屯鬼鬼氣氣的事太多,而“怪”字又與“鬼”字音近、意近,所以有些人不喊“怪屯”,而喊“鬼屯”。怪屯人很憤怒,有幾次跟人打得頭破血流。如今,怪屯的怪人怪事——或者說奇人奇事,成了整個水北縣人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成了整個水北縣人業餘消遣的重要節目,也成了水北縣幹部們外事活動中酒桌助興、展示閱歷、加深印象、增進友誼、表現親近、邀取好感的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現在,許多人不知道中國有個水北縣,但卻知道有個怪屯(或者鬼屯),就像不知道中國有個昔陽縣,但卻知道有個大寨一樣。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聽我說了一些怪屯的怪人怪事,嘆惋之餘,三擊股道,好,好東西!你應該把它寫下來,寫一本書。我說,這些東西,沒有什麼社會意義,也沒有什麼文學價值,只能聊助談興,博人一嘆一笑而已。二月兄望著我,眼睛瞪得很大,期望太切,目光就變成了嚴厲,讓人不敢仰視。但他的聲音卻是柔軟的。他說,美國一位文論家寒哲說,藝術使人們快樂,藝術使人們興奮;但他不必有教育作用,也不必有道德、宗教、政治和哲學的意義;一個作曲家不用他的音樂教育人,偉大的文學家也不用他的文學教育人。什麼社會意義?什麼文學價值?既然能助談興,既然能博人笑,惹人嘆,那就是藝術,就是藝術的價值。
我膽怯地囁嚅道,要不,我寫幾篇試試?
二月兄又拍股道,你這心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