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一)、《藥師灌頂真言》、《觀音靈感真言》(觀音法門之一)、《七佛滅罪真言》、《往生淨土真言》、《天女吉祥真言》。
註釋12:
蒙山施食是中國佛教某些宗派寺廟的主要晚課和超度法事之一。
蒙山本是四川名山縣的一個地名,在北宋時,西域僧人甘露法師居於此處,他從顯宗經典和密宗諸部論典中選輯真言咒語,輯成《施食儀》和《大懺悔文》,作為佛門施食的儀規,相傳至今。因為甘露法師常住於蒙山,所以後人將他所整合的儀軌稱為“蒙山施食儀”。
蒙山施食的物件為餓鬼道眾生,按佛家的說法,他們因前世的惡業輪迴到餓鬼道,受飢餓的痛苦果報,所以要施食超拔他們。施食的目的,既可以超度亡者,也可令餓鬼道眾生受持三皈,得到解脫的大利益。
註釋13:
金剛杵,梵名音譯伐折羅、伐闍羅等,又叫做寶杵、降魔杵、杵等。原為古代印度的一種武器,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後來被密教吸收為法器,用它來象徵摧滅煩惱的菩提心,意可斷除煩惱、除惡魔,代表佛智、空性、真如、智慧等。
金剛杵以獨股、三股、五股為常見,分別象徵獨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註釋14: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介紹和考證了許多來自南亞的藥物,並廣徵佛書,給其中許多藥物註釋了梵文譯名。比如,《草部》卷十七“曼陀羅花”條,李時珍說:“《法華經》言佛說法時,天雨曼陀羅花……曼陀羅,梵言雜色也。”又如,《草部》卷十二“仙茅”條,說其又名婆羅門參,“梵音呼為阿輸乾陀”。
註釋15:
“明”是梵文的音譯,意為“學問”。“五明”是佛教教授學徒的五種學問。
據《大唐西域記》卷二:“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五明”包括:(1)宣告:語言、文字之學;(2)工巧明:即工藝、技術、歷算等;(3)醫方明:藥石、針灸、禁咒等治療之學;(4)因明:思想辯論規則之學,也可理解為邏輯學;(5)內明:闡明佛教自宗之學,即“內學”或佛學。
註釋16:
印度醫藥學向西藏傳播主要是透過佛教的途徑實現的。當時,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地的僧人到西藏傳法,往往帶去醫藥學知識。一方面是當時的佛教大師基本上都精通醫術,他們到西藏後,也經常藉助於醫藥擴大信徒隊伍。另一方面,印度的一些醫學文獻也被他們帶到西藏。事實上,藏傳佛教各教派也都有各自卓越的醫學成就,比如,寧瑪派歷代就有行醫的傳統,創始人素爾波且的養子素爾穹享受“拉結欽波”的頭銜,其意為“大醫師”。
註釋17:
煩惱,教義名詞,是梵文的意譯,也譯作“惑”。是佛教所說擾亂眾生身心使發生迷惑、苦惱等精神狀態的總稱。《大智度論》卷七中說:“能令人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從這個意義上說,日常口語裡說的“煩惱”是指精神狀態,而引發這種精神狀態的原因,才是佛家意義上的“煩惱”。也因此,“煩惱”在佛家中,是被認為“苦”的直接根源。
“垢染”一詞也與之類似,並不是日常語言中“不乾淨”、“髒”的意思,而是指與佛教宣揚的寧靜、“涅槃”境界相對立的一切狀態。舉個例子來說,某人很愛乾淨,衣物洗了又洗,有了“潔癖”,可“執著”於此,那麼,他的內心中對“乾淨”還是“放不下”的,這依然被視作“垢染”。佛家有名句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意思。
註釋18:
南朝梁吳平忠侯蕭景(477年—523年),字子昭,梁武帝叔父蕭崇之之子,梁武帝的堂弟。蕭景死後,初葬於江夏,後遷葬建康(今南京)。蕭景墓石刻位於南京棲霞鎮十月村農田中。墓前現存石辟邪1,石柱1。神道石柱是南朝石柱中儲存最完整的一件。柱額上刻“反左書”字:“梁故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楷書。此石柱是研究南朝石刻藝術的重要文物。
註釋19:
鹿野苑亦稱“仙人論處”、“仙人鹿園”等。佛教聖地。屬中印度波羅奈國,在今瓦拉納西城西北約10公里處。傳為釋迦牟尼成道後最初說法(即“初轉法輪”)的地方。
註釋20:
反切注音法,中國古文字的注音方法,簡單地說,是用兩個字的聲母和韻母拼成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