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2/4 頁)
子,一副恭敬聆聽訓導的樣子。
“*******,*******!”
寧修一字一頓的說道。
趙廣寧聽得一怔,口中默默唸著:“*******,*******!*******,*******!”
趙廣寧深吸了一口氣,感慨道:“大人字字珠璣,小人受教了。”
寧修滿受了趙廣寧的恭維,和聲道:“潤田,你是商賈不假,但商賈亦是陛下的赤子。”
寧修借用了一下崇禎皇帝的名言“賊亦朕赤子”並加以改編。當然,現在崇禎皇帝還沒投胎呢,他的祖父萬曆皇帝才是個半大小子。
寧修當然不會認為趙廣寧真的服氣。但他不需要趙廣寧完全服氣。
趙廣寧服從他的命令即可。只要趙廣寧這個澳門最大座商服軟,其餘行商坐賈必定不會再與香山縣衙呈對抗姿態。
寧修舉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用茶蓋颳了刮茶沫。
只這一個小小動作,趙廣寧便知道寧縣令是要送客了。
這是官場潛規則,根本不需要明說。
“小人會與澳門商會之中的商賈言明此事,必不會因為此事再叨擾大人。小人告辭!”
趙廣寧衝寧修拱了拱手,躬身離去。
趙廣寧走後寧修喚來了戚文囑咐道:“派個人盯著那個商人,我對他不放心。”
戚文抱拳領命而去。
寧修突然有興趣到香山縣學去看看,便打了知縣儀仗出了縣衙直奔縣學而去。
香山縣學和其他縣學大同小異,都是學廟合一的。
所謂學即指縣學,所謂廟即指孔廟。
大明尊孔,孔聖的地位比亞聖孟子不知高出多少。
香山縣地處廣州府,文教與南直隸、江西、浙江那邊自然沒法比。這邊的子弟大多受到父輩耳濡目染從小就開始經商,膽子小點走走陸商,膽子大的則做起海商。
陸商相對安全,尤其在這萬曆年間,天下太平河清海晏,只要肯吃苦總能賺到銀子。
海商的風險就大多了,不但有可能遭遇到海上風暴,還有可能遇到海賊海盜,這些都是窮兇極惡之輩,殺人越貨無所不做。南洋哪裡是那麼好下的,一趟下來總會有些人員折損。
當然,讀書人在這個時代畢竟身份卓然,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讀書的。
廣東文教雖然不比最出挑的那幾個布政司,但仍是中上水準,比之北面諸省更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縣尊突然駕臨,香山縣的學官都驚慌失措起來。
在教諭孔方的帶領下,一眾訓導、生員都來到縣學大門前迎候縣尊大人。
他們都聽說這新任縣令年紀很輕,可當他們看到寧修時仍然駭了一跳。這縣令竟然如此年輕啊!
看模樣也就是十七八歲,甚至比不少香山縣的生員都年輕。
“下官香山縣學教諭孔方拜見縣尊大人。”
孔方衝寧修躬身一禮,神態極為恭敬。
寧修連忙把他虛扶起來,說了些場面話。
教諭主一縣學政,地位十分清高,便是縣令也得給他幾分面子。
“孔教諭,本縣共有生員多少人?”
“稟縣尊。”
孔方漸漸恢復了鎮靜,慢條斯理的說道:“本縣共有廩生十人,增廣生員二十人,附學生員五十人。”
一共八十人,倒也不算多!
按照明初定製,一縣生員大概是二三十人。但那是明初,明中期以後增加了附學生員,這一部分基本屬於捐錢就可以當的。
明末連官都能捐買了,別說區區一個生員了。
“廩生之中,又以張笛,海逸,王元,張義成績最為優良。”
教諭孔方接著說道。
“學生張笛(海逸、王元、張義)拜見縣尊。”
眾人齊齊施禮。
寧修微微頷首還禮。
孔方捋著鬍鬚笑道:“縣尊,這張笛字伯彥,是本地望族香山張家的長房長孫,學問是極好的。”
他稍頓了頓,繼續道:“張義字雲天,是張笛的族第,學問亦極好。”
“海逸字灝明,王元字伯約,文章皆寫的極佳。”
介紹到後兩人時孔方絕口不提他們的身世,看來此二人大概是寒門出身。
寧修對此倒是不覺得有何不妥。畢竟大明是一個看門第的地方,要想別人看的起你,除了靠親孃老子以外只能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