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頁)
留宿,但留在縣學的生員可以到明倫堂溫書。”
有明一代,但凡是正式的考試如鄉試、會試都會考三場。
其中第一場會考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
所謂四書義,顧名思義自然是從四書中出題。四書是必修課,所以考生必須都學。又因為只有三道題目,故而肯定不可能把四書的內容都考到。明代中後期絕大部分的科舉考試一般都會選擇從《論語》、《孟子》、《中庸》各出一道題目,而《大學》則很少被選取。大概是因為《大學》全篇僅僅五千多字,可供擷取出題的內容實在太少,即便出截搭題也容易被押中題目。
至於經義四道,當然是從五經中出題了。五經相當於是選修課,不需要考生都學,只需要選學其中一門作為本經學習即可。考試的時候會根據《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各出四道題,再根據考生考試報名時的本經發放試題。也就是說選擇不同本經的考生,經義試題會不一樣。
這其中就有學問了。通常來講,《詩經》、《尚書》、《易經》是較為熱門的選擇。而《禮記》、《春秋》則相對冷門一些。
熱門的這三種本經被研究的透徹,但是選擇的人也多,競爭激烈。
冷門的那兩種比較孤僻,沒有太多經驗可循,但選擇的人少,競爭相對小一點。
可謂各有利弊。
第二場考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一道。詔、誥、表也是三選其一,並不需要都作,明代的考生一般會選擇表來作答。至於判語則規定必須作答,會從《大明律》中直接出題。
表和判語對於寧修來說可謂是最難學的。表的話還是有學習必要的,畢竟將來要在官場混,不會上表怎麼行。寧修也跟著張懋修學習了一番,應付考試是足夠了。
至於判語,可就真的讓他頭疼了。要想學好判語,就得熟讀《大明律》。雖說學好法律不吃虧,可大明律實在太過晦澀,便連專業的老吏都不一定能夠全部吃透。更不必說淺嘗輒止只為考試的讀書人了。
第三場為策論,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議論文。只不過比之後世的議論文,明代的策論論點更為犀利,常常與朝廷的大政方針相關。一般看一個人是不是書呆子就看他策論作的如何。
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的一般第一場的三道四書義和四道經義會作的很漂亮。而第二場的論判、詔、誥、表也作的還可以。但到了第三場策論就露了馬腳。
而那些對於治國理政有真知灼見的人一般策論都作的很犀利。
不過可悲的是,明代科舉只看重第一場,也就是四書義和經義。
只要第一場考的好了,第二場和第三場就是走走過場。
當然,殿試是隻考策論的。不過到了殿試時已經不再淘汰人,即便那些死讀書的人作的策論一塌糊塗,也會高中進士,最多隻是名次有所下滑而已。
所以要想考好科舉,就必須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對四書與五經的研讀上。四書和五經之中,尤以四書最為重要。
從江陵縣學的考前集訓也可以看出端倪。
何教諭難得一見的親自授課,他講授的是什麼?是四書!是科舉考試中最重要的四書試!
而相對重要的五經則分別由三位訓導教授。
至於論判、詔、誥、表,以及策論則完全沒有設集訓課程!
要說科舉考試中最功利的,除了考生就要屬這些教諭、訓導了。
地方官還有稅賦、刑訟方面的考績,這些學官則只需要盯著文教賣力氣。
一科鄉試,哪個府哪個縣的生員中舉的多,哪個府縣的學官肯定會受到獎掖。相反,若是一些府縣的鄉試成績一塌糊塗,學官們的臉上肯定掛不住,長此以往還有丟掉官位的風險。
而科試是鄉試的選拔性考試,科試選出的考生實力不給力是會直接影響到鄉試的成績的。
所以何教諭對接下來的科試格外上心是有道理的。
寧修在心裡盤算了一番。四書不用說了,是必修課,肯定要聽何教諭講了。至於五經他選擇了最熱門的《詩經》,看來要選擇杜訓導聽課了。
其實不管是四書還是五經中的本經,縣學生員們大多已經背的滾瓜爛熟,而且有了自己的理解。考前集訓更多是教諭、訓導利用自己的經驗為考生串一下知識點,當然,若能壓中題目自然是最好的。
。。。。。。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馬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