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1/4 頁)
寧修定睛看去,只見這何教諭穿了一身青衫,頭上戴了一隻東坡巾。其寬額高鼻,杏目蠶眉,端是一副儒士的形象。
何教諭是個美男子,這一點不難理解。
大明的科舉考試不僅考驗學問,也考驗相貌。
聽起來有些難以理解,但細細想來是有道理的。
畢竟科舉是選官考試,舉人和進士是有做官資格的。
而官是什麼?是朝廷的臉面。
換句話說,官是朝廷在地方的象徵。
別管是縣官還是府官,亦或是教諭這種學官,無疑都有教化百姓的責任。
既然要教化百姓,您自己不能長得太寒磣吧?
不然萬一嚇到了百姓,那可如何是好?
本來百姓好好的過日子呢,被地方官嚇得得了瘋病癔症,該找誰說理去?
再就是為官者需要官威。
官威這東西雖然可以透過後天培養,但本身的條件也是很重要的。您本身就是歪瓜裂棗,再化妝塗粉也掩飾不了啊。
所以綜合這兩點,科舉錄式時對於考生的相貌也是有要求的。五官端正,面目清秀這是基本要求,不符合的別管成績有多好一律剔除。
故而能夠考中舉人、進士的大多容貌俊秀,何教諭自然也不例外。
何教諭是南直隸蘇州府人,只考中了舉人。但在競爭激烈的南直隸考中舉人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大明文教興盛之地本就在南方,而南方之中又以南直隸、浙省、江西為最。
其中南直隸的蘇州府、浙省的紹興府、杭州府,江西的吉安府都是其中翹楚。
這就相當於後世的考霸聚集地,能夠在這些地方突圍而出,考中功名的都是一等一的牛人。
何教諭能夠在蘇州府一眾讀書人中殺出重圍,足以證明他是有實力的。
對此,朝廷不可能看不到。
故而何一卿在考中舉人僅僅一年後便候補為湖廣荊州府江陵縣的縣學教諭。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考中舉人只是擁有做官的資格,但需要候補。什麼時候吏部的名冊上出了缺,才會考慮這些舉人。
當然,出的缺少排隊的人多,這就會有競爭。吏部通常會選擇那些文教興盛之地的舉人補缺,因為這些人的實力更強,選他們不會引起爭議。
何一卿便這麼從蘇州來到荊州,開始了縣學教諭生涯。
除了何教諭,縣學之中還標配了三位訓導,分別是杜翰、唐仁昱、趙亙。
此三人是何教諭的副手,負責具體的授課工作。
但實際上晚明時縣學、州學、府學的生員基本都處於放羊的狀態,也就是臨考前會回到縣學備考個把月。所以,這三位訓導基本不用怎麼工作,屬於典型的混日子,著實讓人羨慕。
。。。。。。
。。。。。。
第一百四十章 縣學生活第一天(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
現在負責點名的就是訓導杜翰。其餘兩名訓導不知為何沒有出現在明倫堂中。
杜訓導手中捧著一本厚厚的冊子,上面寫著每個生員的名字,唸到誰誰就會恭聲回應。
過了一盞茶的工夫杜訓導才將冊子上的名字全部唸了一遍,除了兩名生員染了重病不能前來,所有人都已到了明倫堂。
寧修和劉惟寧自然也不例外。
杜訓導點過名後走到何教諭身邊低語了一番,何教諭點了點頭示意杜訓導到一邊坐下。
“老夫知道你們有的人剛剛遊學回來,但既然已經到了縣學就要遵守縣學的規矩。距離科試已經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你們一定要抓緊時間溫書,爭取在科試中考出好的成績,獲得鄉試的參試資格。”
何教諭清了清嗓子,字正腔圓的說道。
對於這種例行的考前動員,寧修前世不知經歷過多少回,早已沒有了新鮮感。
他好不容易等到何教諭說完,正想鬆口氣緩緩緊繃的神經,誰知何教諭話鋒一轉,又開始介紹接下來一個月諸生員在縣學內的課業安排。
“臨近科試,容不得一絲大意。每日上午本教諭親自為你們講授《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每日下午由杜訓導、唐訓導、趙訓導為你們分別講授五經。其中杜訓導講授《詩經》,唐訓導講授《尚書》、《禮記》,趙訓導講授《易經》、《春秋》。你們根據自己選擇的本經選擇相應的訓導聽課。晚上縣學沒有強制要求生員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