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頭,盯著自己靴底溼溼的泥土,呈現紫色的妖異,那是人血染紅的!三萬降兵,一個處置不好,就會釀成大禍。坑殺固然省事,但是日後與敵作戰,對方多了一份恐懼,必然會血戰到底,於招降不利。不殺,那麼無論糧食還是看守計程車卒,都成了問題。他抬起頭凝望著他的智囊團劉基,後者原本緊閉的眼睛忽然張開,迸出一句話:“借刀殺人!”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收伏這些降兵,借城內敵人之手,一一清除,留下的人數,不足為患,儘可為己所用。
但是,如何收伏呢?連劉基都痛苦地皺著眉頭,收伏人心,可不是簡單幾句話,幾錠銀子那麼方便。如今降兵惶惶不安,隨時都可能生兵變!
忽然天搖地動,轟隆隆巨響不絕,朱元璋立即彈起來,拔刀喊道:“難道元兵大炮襲來?”
常遇春膽大,拔刀跑出帳外,片刻臉色蒼白地回來,結結巴巴說道:“元帥,外面,外面,好大一個坑!”
朱元璋、眾多將領急忙跑出帳外,只見離帳五百多步遠的地方,忽然裂開了一個直徑百來步的巨坑,約莫十多丈深,坑面平滑,似乎炸藥炸開一般。然而若是動用炸藥,不下幾十萬斤。恐怕整個江南也沒有這麼多!
“怎麼回事?”
湯和逼問一個在附近的小兵。
小兵結結巴巴說道:“突然……突然天降巨雷,咔嚓地一下,地上就炸開一個巨坑了!”
徐達喜道:“這是上天要我們殺胡狗啊!你們看,連坑都替我們挖好了,殺完了,扔到坑裡就是了!”
“胡說!”
朱元璋一瞪眼,徐達頓時禁口。
常遇春眼見,瞅見坑底似乎有東西,除下佩刀就奔赴下去,他身形靈活,一躍一躍,片刻落到坑底,只有如五六歲小孩一般大小了。但見他取了物件,急急忙忙衝上來,將手上物件奉到朱元璋面前,原來竟是一個黑色的鐵盒!
朱元璋正要伸手開啟,湯和低沉地喊道:“等等,我來!”
朱元璋轉念一想,大笑道:“這是上天給我的考驗,假若我不能透過,這便是我的命!”
他毫不猶豫地開啟了鐵盒,裡面既沒有毒氣也沒有刀劍飛出去,但是太陽底下明晃晃的反光倒是刺得眼睛生疼,好久才恢復過來,鐵盒裡面,藏著兩面銅鏡!
劉基通古博今,細細鑽研著銅鏡,忽然跪下,說道:“恭喜元帥!賀喜元帥!”
朱元璋問道:“有何之喜?”
劉基笑道:“統一天下霸業關鍵,此刻就握在元帥的手中!”
這一夜,朱元璋在降兵中挑選了五百個驍勇健壯之人,帶到自己的營房,夜裡讓他們環榻而寢,他一個人脫甲而睡直至天明。是日,五百降兵竟像是從小就跟隨朱元璋,人人爭先要為他奉身效命。不日,朱元璋用這五百降兵作為先鋒攻打金陵城,果真異常驍勇。其他三萬餘名降兵見到朱元璋果真以誠相待,也感激不已,紛紛爭先效仿,大明的霸業,從此奠基!
我反問:“你的意思……那兩面銅鏡,竟然具有蠱惑人心的不可思議力量?”
朱重華點點頭:“完全可以這麼認為,至於是否存有其他神奇的功效,卻因為我家歷代口口相傳,幾百年來散逸如許,除了一張銅鏡圖紙,亦是不得而知矣!”
我冷笑道:“我剛聽出一個破綻!你方才說過,太祖百戰得國,最為艱辛。倘若真有如此神器,統一天下,就如兒戲一般了,哪會如此吃力!”
朱重華嘆道:“剛聽到這個傳說,我的反應和你一樣,但是祖父慎之又慎的態度,使得我即使心生疑惑,也要好好探究一番!從圖紙銅鏡的紋樣看,明顯具有殷商風格,我於是查遍中國古書,終於發覺,原來銅鏡在歷史上早已存在!銅鏡有兩面,名曰日鏡和月鏡,合起來就是明鏡。大明得國,或許其中也有因素。其最早有記錄是在殷商,所以也稱為殷鑑,至於是不是由更早年代的古人制造,已經不可考證。明鏡在歷代中國統治者手中輾轉流傳,秦朝始皇帝那能看透人的鏡子,其實就是明鏡中的日鏡。但是到了南北朝之後,明鏡忽然神秘地消失了,一直過了一千多年,直到太祖時代才再次發覺!因此我懷疑是南北朝時代因動盪不安,皇室出了某種目的埋藏了明鏡!”
我說道:“縱然明鏡有如此神奇功效,為何大明在遭遇流寇辮虜的時候沒有拿出施用呢?大明末代皇帝毅宗,雖然剛愎自用,但是畢竟不是個蠢蛋,生死存亡之際,怎麼還不拿來保命保江山!”
朱重華說道:“這不得不涉及靖難之役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