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那人哈哈大笑:“自己人,以前老胡就是和我一起幹這個勾當的。而且我們還算是親戚。”他這句話叫我一愣,那人自我介紹,“我叫朱重華,乃是秦王一系的,而你卻是肅王一系,我們五百年前豈不是親戚?”
我冷笑一聲:“什麼親戚!雖說我們同是明太祖苗裔,但是時間悠久,還有什麼意義。你唧唧歪歪不承認,我就殺了你算了!”
朱重華忙擺手說道:“好好,我說實話。我卻是是之前一起和老胡幹那掘金校尉勾當的。只是後來我因為某件事情,而離開了老胡。今日我聽說老胡和你搞在一起,咦,他人呢?”
我將信將疑,但是槍械還是沒有放下,我畢竟不能完全信任此人。我說道:“老胡有事去其他地方了,你不必來找他了。”
朱重華大為可惜,連連嘆道:“好端端的一個買賣做不了了,太糟糕了。而且這個買賣,其實與你我同為太祖苗裔有關!”
我一愣問道:“什麼買賣?”
只見朱重華從口袋裡掏出一樣東西,攤開在我面前,說道:“你看!”
我凝神看去,卻是一面銅鏡。約莫巴掌大小,傾斜擱置於展臺上,叫電燈光線照射,熠熠閃爍一層淡黃的妖色,鏡面成微凸,人影映到其中,形象扭曲,竟有種飄渺的感覺。轉到銅鏡背面,有弓形鈕,飾以多圈水紋,居中乃是一個太陽形狀的花樣,甚是精美。一時之間,我竟然看呆了!
“這是……”我疑問道。
“日月明鏡之日鏡,是嗎?”未待朱重華開口,遠處林白水早已回答,到底讀書多。
朱重華哈哈大笑,說道:“不錯,正是傳說中的明鏡!”
我說道:“一個銅鏡,有什麼稀奇,看模樣就知道不是殷商之前的銅鏡,一點也不值錢,有什麼好看的。”
朱重華面色凝重,說道:“這可不是一般的明鏡,銅鏡裡藏著一個太祖皇帝驅逐蒙古韃子,統一天下的大秘密!”
我搖搖頭,不信,這又不是西方童話中的魔鏡,可以知道世界上誰最漂亮,那是娘們用的,雄才偉略的太祖才沒有興趣。但聽朱重華慢慢說道:“你可知,我最佩服中國歷史上哪位人物?”
我惡狠狠叫道:“管我*事,有事快說,有屁快放!”
朱重華一怔,預備的臺詞統統無效化。他開場白極具懸念效果,但我當兵出身,沒有這閒心思聽書。要是在打仗中,一句命令扯成十句,不用打了,直接抱頭進戰俘營算了。
他不免尷尬地笑笑,硬著頭皮說下去:“我生平最佩服的人,乃是漢朝高祖劉邦,還有就是我們的先祖大明太祖諱元璋。中國歷史漫漫五千年悠久,以布衣之身登大寶者,不外乎他們兩人人。其中又以太祖得國最為艱辛!”
朱重華頓頓說道:“太祖草莽出身,當過和尚,做過乞丐,這些也不必避諱了。後太祖投奔紅巾軍郭部,百戰功勳,奪取金陵之刻,當真強敵環繞。那北有縱橫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縱然歷經八十多年的安逸,依舊戰力驚人;東有張士誠,據江南之富庶,兵精糧足;西有陳友諒,為人狡猾殘忍,兵多將廣,水戰天下第一,又據長江上游之險。他們每個都是心腹大患,每個都可至太祖於死地。然而太祖卻一一戰勝!這裡面,有個驚人的秘密!”
我不禁被吸引過去,那朱重華說道:“太祖初定國號大吳,稱帝卻以大明為國號,你可知,其中有何奧秘?”
我隨口答道:“我聽大學教授講過,大明這一國號源出於明教。明教崇拜光明,認為統治世界的有明暗兩種力量,元朝就是黑暗,代表邪惡,自稱大明,乃是戰勝了元朝。而且根據陰陽五德說法,元朝屬於木德,火克木。太祖既然姓朱,就是大紅屬火,國號也得取火。明,日月之火,當如剋制元朝的木德!”
朱重華點點頭說道:“正是!然而,大明的國號,卻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也是太祖皇帝為何戰勝強敵的關鍵!根據我祖上流傳下來的說法,傳說太祖攻佔金陵哪一年……”
蒙元至正十六年(西元一三五六年),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攻打金陵,城外一戰,投降的元軍不下三萬人,如何處置這些元軍,則是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
“乾脆,趁夜裡,全部殺了吧!”
徐達惡狠狠地叫道,他殺人如麻,再多三萬無所謂,反而血管裡有股膨脹的興奮。
在場的不少將領舉臂附和。
“好好,殺盡這些元狗!”
“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朱元璋搖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