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好,擄掠、暴虐、懶惰、主觀,真是壓在人民的頭上。他以為天下就是他的,他是至高無上的,生來就可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歷史上的好皇帝實在太少。其實做皇帝,只要以人民的好樂為自己的心,就會受到人民的愛戴。像唐太宗,雖然性格上的弱點還是很多,但基本上他能以民為重,所以在歷史上可稱一帝。您說“千古一帝”,是指唐太宗還是康熙帝呢?
崇年先生:
我是這麼說的。我到美國去,遇到一位老先生,他是滿族人,說康熙是“千古一帝”。我說那漢武帝、唐太宗怎麼看啊!我說康熙是“千年一帝”。
星雲大師:
您說康熙是“千年一帝”,怎樣說?
崇年先生:
我說,我們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三千多年,第一個一千年,稱王不稱帝,像商紂王、周文王、周武王。稱帝的歷史兩千多年,從秦始皇到宣統。
這兩千年分前一半後一半,前一半,可論說的有秦始皇,稱帝時間不長,只十二年,雖完成六國統一,“車同軌、書同文”,但徵發徭役、焚書坑儒,激起民變,流毒千古!第二個是漢武帝,雖雄才大略,但後期有“天漢民變”,宮廷也出問題,不是一個太平盛世。所以,前一千年可稱的就是一個唐太宗。這話也不是我說的,《舊唐書?太宗本紀》說:“千年可稱,一人而已!”
後一千年,我算了一下,一共八朝九十個皇帝。北宋九個皇帝,南宋九個皇帝,遼十個皇帝,金九個皇帝,都是半壁山河;西夏十個皇帝,偏隅西北;就剩元、明、清。元朝十五個皇帝,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他很偉大,但是沒有在中原稱帝,底下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定都北京,雖武功可稱,但文治不足。
星雲大師:
只有武功,沒有文治。
崇年先生:
明朝一共十六個皇帝。第一個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了不起,把蒙元統治推翻了,但“胡惟庸案”、“藍玉案”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