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小說、電視劇裡的名字,她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稱她莊妃,又稱她孝莊太后,再稱她太皇太后。孝莊太后的確是女中的英傑。她跟慈禧不同,慈禧是在幕前,她是躲在幕後。在幕後是對的,在幕前,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你一個人身上,在幕後,你可以幫助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所以在這一點上,孝莊比慈禧高明。
星雲大師:
慈禧的學問、思想、宏觀不及大玉兒。
崇年先生:
孝莊太后經歷豐富,她在天命朝就出嫁,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四貝勒皇太極。經過了天命朝、天聰朝、崇德朝、順治朝、康熙朝五朝。在當時打天下的時候,她是跟著戰火,從蒙古到後金,又從關外到北京,類似遼的蕭太后。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說史(2)
康熙皇帝
星雲大師:
康熙帝的母親很早就死了,誰照顧他呢?
崇年先生:
有他的祖母孝莊太后,有孝莊太后的陪嫁女蘇麻喇姑,有庶母,還有保姆、太監和宮女等照顧他。
星雲大師:
乾隆帝到底是滿人還是漢人?
崇年先生:
正史說乾隆帝的母親是滿人。不過現在有一條新史料、一項新研究表明,乾隆帝的媽媽是熹妃,姓錢。檔案記載:雍正做皇子的時候,乾隆帝的母親是格格錢氏,雍正登極做皇帝后,冊封格格錢氏為熹妃。但在後來的檔案、史冊中,熹妃錢氏卻變成熹妃鈕祜魯氏。“錢氏”應當是漢人,滿人沒這個姓;“鈕祜魯氏”則一定是滿人。應當說,熹妃在雍正朝、在大清朝只能有一位,不能重名。看起來,乾隆帝的母親是漢人還是滿人,是一樁歷史疑案,值得研究。
星雲大師:
有人說康熙帝氣質很好,這我們就不懂,歷史上看得出他教養很好嗎?
崇年先生:
康熙帝這個人很奇怪,就是從小就喜歡看書。康熙帝剛一懂事的時候,家裡老是叫他看書。他如痴如醉地看書。一天,他奶奶孝莊太皇太后怕他累壞了,便把書藏起來,他七找八找把藏的書找出來接著讀。後來讀書過累,曾經咯血。康熙帝從小真是喜歡書,史書說他天性好學,這話並不誇張。他回憶自己讀書的經歷說:“朕自幼好看書,今雖年高,萬幾之暇,猶手不釋卷。誠以天下事繁,日有萬幾。為君者,一身處九重之內,所知豈能盡乎?時常看書,知古人事,庶可以寡過。故朕理天下事五十餘年,無甚差忒者,亦看書益也。”
星雲大師:
康熙帝擒鰲拜的時候,年紀多大?
崇年先生:
智擒鰲拜,康熙帝那個時候才十六歲,虛歲十六歲,週歲十五歲。鰲拜是四朝(天聰、崇德、順治、康熙)*、輔政大臣,還握有兵權,擒鰲拜不是件容易的事。
星雲大師:
康熙帝沒有把他殺死了嗎?
崇年先生:
沒有殺。康熙帝這個皇帝講仁政。鰲拜是很霸道的,是四朝老臣——在康熙帝他父親、他爺爺、他老爺爺的時候,立過大功,受封號“巴圖魯”,就是英雄的意思。康熙帝擒撲鰲拜後,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鰲拜懇請:“臣罪該萬死,但在搭救太宗御駕時,在自己身上留下了傷疤,求免一死。”康熙帝說免死監禁,後鰲拜死於監所。換個皇帝的話,肯定是要殺的。鰲拜在康熙他爺爺(皇太極)打仗碰到危難的時候,護駕受過傷,這是不得了的大恩大德。康熙帝抓了鰲拜,只懲治鰲拜死黨,沒有擴大化。
星雲大師:
我一直覺得,有些國家、有些地區,像臺灣的*先生老是在搞種族撕裂,可是反觀清朝康熙皇帝,他就努力地在做民族和諧的事情。
崇年先生:
是,儘量地在促民族融和。所以我很贊成大師的“和合”、“和平”、“和睦”的觀念。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說史(3)
星雲大師:
“和”好。一個滿族人要統領有幾千年文化的漢人,尤其漢族有那麼多的知識分子,並不是那麼容易。
崇年先生:
漢族有那麼多的高士、雅士、名士、紳士,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們開始大多不服,後來慢慢就服了。有些反抗很厲害的漢人,後來也服了康熙帝。康熙帝主要不是以力服人,他是以理服人。以理服,才能服人心。
星雲大師:
在我看來,歷代的皇帝多數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