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時候的自信。
某一天,似乎是在英善那間頗為簡陋的新婚喜房裡,涼風刺得背脊發冷,幾個人圍坐在一起。這時候京惠突然說道:
“英善啊,結婚也是一種生活而已……我這樣說,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說為什麼總是要你一個人辛苦……”
英善的睫毛微微顫抖了起來,手不住地摩挲著出版社的翻譯稿件。為了湊齊和丈夫出國留學的費用,她一直辛苦地打著零工。由於家裡的反對,英善幾乎沒有像樣的嫁妝,僅有的幾件也只是隨意堆在房內的一角,整個婚房既擁擠又簡陋。在這種情況下,慧婉或許同樣會說出京惠那樣的話亦未可知。雖然英善的丈夫充滿才華和魅力,但他不僅無法給予英善幸福的婚姻,反而還讓英善付出更多。而英善竟也心甘情願地為此賭上了自己的人生。套用結了婚的朋友最近常抱怨的一句話,這一切都是“因為愛那個傢伙惹的”。
“京惠啊,等十年以後我們再說這樣的話。也許那時候你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說了。”
英善的語氣好像從未這般堅定。在賺夠了留學費用之後,英善和丈夫終於前往國外,開始了追逐電影的旅程。
然而,打工永遠像是英善的分內事,甚至當丈夫因參與學生運動而被投入監獄那次,也是英善打工為他交的保釋金。慧婉曾經說過,對這樣的英善失望至極。某天,她收到了英善寄來的信,看後令她產生一種莫名的壓抑,信的內容大體上是說自己糊里糊塗就休了學,在替當地的韓國夫婦照看孩子。那一刻,慧婉預感英善可能再也無法完成自己的學業了。而結果也證實了她的想法,英善重複了大部分留學生夫婦都經歷的那條路——有一方再也沒有完成學業。
爾後,他們回國了。丈夫執導的幾部電影接二連三地得到票房和評論界的一致認可,大獲成功,而英善卻默默無聞。
為了慶祝英善丈夫在韓國的首次成功,幾個人來到酒吧,點了啤酒。這時候慧婉問道:
“那你現在準備做什麼?”
“我麼?是啊,到底該做什麼好呢?我媽每次見到我總說‘我可不給你看孩子’。而婆婆現在也帶著大哥家的兩個孩子,大嫂因為工作沒有時間照看他們……可要是把孩子給別人管,我又不放心。”
“那乾脆在家寫點東西好了。”
“在你之前,我就已經和他提過了。應該可以寫寫劇本,那樣的話就算有了孩子也沒多大關係……如果真有了孩子,恐怕也就去不了拍攝現場了。”
“英善啊,有了孩子,還想有自己的空間,這樣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慧婉沮喪地回答道。生完孩子後,她就一直待在家裡。
事實上,慧婉也曾想過,與其在拍攝現場風餐露宿,在家中寫作或許對英善而言更為適合。然而後來當她得知英善生下第二胎時,也就再沒有提及自己的想法。因為縱然提了,又能改變什麼呢?慧婉清楚,要撫養兩個孩子的英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空間”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那個少女在哭泣(8)
慧婉在咖啡館前的電話亭裡給京惠打了個電話。
“是我,剛去了趟醫院。”
“噢,去醫院了啊?產婦母子都平安吧?”
京惠的回答全然不著邊際。慧婉遲疑片刻,向另一頭問道:
“是我啊,慧婉。我剛去醫院看英善了……”
“是嘛,母子平安就好。今天小姑子來了,所以沒去。記得幫我道喜,下次我再去看她們。有空再聊。”
電話的另一頭先結束通話了。聽上去像是婆家那邊來了什麼人。沒有經歷太多波折,京惠憑藉自己的美貌和電視臺主持人這個光芒四射的職業,和一個醫生——也就是現在的丈夫結了婚。對她而言,這或許值得拿來炫耀,可另一方面,這也有可能成為她一生的傷痛。在結婚典禮上,新郎那方的賓客就絲毫沒有掩飾對京惠一方的輕視。婚禮結束以後,京惠這方的賓客去了附近的排骨湯店,而新郎那邊則集體乘上大巴,回到酒店,吃起了自助。從那一刻起,京惠才意識到親戚朋友帶給自己的影響。
換言之,這些親戚朋友都應該隱藏起來,其中自然包括經歷過離婚的慧婉,而英善這次的事更是無法和家裡人透露半點。可再怎麼急著編造,也不應該說“幫我道喜”這樣的話啊。
慧婉拔出電話卡放回包裡,然後走進咖啡廳,坐在自己常坐的那個位置。和慧婉年紀相仿的女主人親自送來咖啡。當她放下咖啡的那一刻,慧婉清楚地看見對方一側手臂上的淤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