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玩撲克,熱熱鬧鬧,不象躺在臥鋪上那樣無聊、無趣、清清冷冷,一點意思都沒有;有人想在學校泡妞,卻被女生青眼有加,即說兔子不吃窩邊草,更何況身邊的女生多是那種“從背後看想犯罪,從側面看想撤退,從前面看想自衛”的小怪物型,自己連看都看不眼,天涯何處無芳草,靚美眉到處都有;有人追不到漂亮女孩,只好娶了長相醜陋的女子為妻,便說三隻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女人滿街都是,說漂亮的女孩說白了如同花瓶,中看不中用,一點個性也沒有,而且,那種太過風騷的女人往往還不牢靠,容易紅杏出牆,成為一種負擔,男人想守都守不住,累得慌,“惹不起,躲得起”,幹嗎要自己折自己的壽?相反,外表一般化的女人套一句老話來說,則往往“幽閒貞靜”,規矩禮貌,更有內涵,正如俗話說的好,“老婆長得醜,活過九十九”,等等,即是甜檸檬機制的突出表現。
第二節 投射
投射,是複雜理性在認知外界的同時,遵循理性典範的指導,所採取的一種以嚴斥外界的替代物件為途徑,以全盤否定焦慮的最初目的為特徵的解決焦慮的轉移方式。
所謂投射,也就是當焦慮被複雜理性禁止採用某種途徑獲得直接滿足,而這種受到複雜理性禁止的行為樣式卻在他人的行為中有所發現時,複雜理性為避免被圍困在焦慮之中的心理能量的潛力遭受過度抑制,使焦慮有所歸宿,獲得適當滿足,便在理性典範帶領下,引導它走另外一條路,將焦慮以一種恣意強調、譴責、中傷他人的形式,加以表現出來。
例如,一個技校學生,明明自己原本就想同別的女孩子談戀愛,只是自身魅力不夠,勾又勾搭不上,卻橫加指責周圍其他同齡人年紀輕輕就卿卿我我,勾肩搭背,摟摟抱抱鬼混在一起,簡直太不象話,即是投射行為的一個例子;
又如,一位廠礦辦事員,明明自己先前就想拍領導馬屁,只是自身道行不高,未能拍到家,卻公然指責周圍其他同事心術不正,趨炎附勢,靠奉承、溜鬚、拍馬討上司歡心,簡直人格低下至極,則是投射行為的另一個例子;
再如,一名演藝人員,明明自己私生活就不檢點,常有一宿的情人,卻動輒指桑罵槐說身邊有的女孩子,騷裡騷氣,就像“公共汽車”,誰都可以乘坐,無疑是投射行為的又一個例子;
還有,某國家公務人員,明明自己“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混一天”,吃喝嫖賭一應俱全,卻賊喊捉賊,說什麼時下就有那麼一幫人, “喝美酒一瓶兩瓶不醉,打麻將三夜四夜不睡,玩女人五個六個不累,幹工作七樣八樣不會,收禮物成千上萬不退”,致使世風與日俱下,讓自己實實在在是看不慣!應該動員全社會來齊心協力,進行治理,該暴光的暴光,該查處的查處,徹底將其剷除,否則,如果視而不見,長期任其氾濫,那麼,結果只能是弄得到處烏煙瘴氣,國將不國,云云,同樣是投射行為的一個典型例子;
有人曾經一針見血地諷刺說,“諷刺家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在自己身上發現一些壞東西,而把它們說成是別人的。”
這番話,真是對諷刺家莫大的諷刺——原意要去刺人家一下,不料在明眼人看來,這,不過是一種投射行為,所刺的,恰巧就是他自己!
事實常常如此:
那個說,“我最討厭心胸狹窄”的人,往往正是那個心胸特別狹窄的人;
或者,那個說,“我最不能忍受流言蜚語”的人,時常恰是那個最喜歡散播流言蜚語的人;
而那個說,“我最看不慣獨斷專行”的人,多半即是那個動輒發號施令,高高在上自戀自大的人;
還有,那個說,“我對吃拿卡要發自內心深惡痛絕”的人,經常就是那個吃拿卡要成性,欺上瞞下無法無天的人;
……
諸如此類投射現象,人們可謂司空見慣。
心理的投射過程之所以發生,乃是由於複雜理性在理性典範帶領下尋求恢復個體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種暫時平衡,實現個體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的原因所致。
任何焦慮,從本質上說,都是因為生命衝動受到複雜理性抑制而引起。
作為心理的個體的一種本能,生命衝動的目的,即尋求快樂滿足,是永遠不會發生改變的。
如果某種焦慮長期“固著”在不適當的物件上,那麼,這種遲遲得不到滿足的焦慮的本能,不僅始終有可能導致心理的個體重新回溯到以往的痛苦經驗之上,迫使心理的個體再度捲入心理衝突,而且,往往還可能成為導致心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