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內情景,又功到自然地暗示了女詞人方才睡夢之淺短,因為爐中香料是居室主人剛剛入睡後才熄滅的,那“煙”已消而香仍在,可見時間之短、空間之窄,益顯女詞人愁思之深、愁緒之激。春夜睡眠無需厚衾,“薄衾”本來足可禦寒。然而現在卻無可奈何於五更天的寒氣侵襲。人之畏寒,正是人之體質羸弱、形單身瘦的換筆形容;而人之所以弱不禁風,則又緣於愁思鬱結,苦夢難遣。唐人戴叔倫就有過“金鴨香銷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的意境。讀至此,人們自然又聯想到南唐後主李煜《浪淘沙》的名句“羅衾不耐五更寒”。那個飽有才氣卻不幸論為亡國之君的悲悒之句早已傳響人口,所以女詞人亦隨手借用,可以因熟生熱,迅速喚起人們的心理共識和感情共鳴,且又精巧地把“羅衾”改為“薄衾”,刪汰了原句的庸俗富貴氣而代之以更具常人生活實感的形態,從而使詞句平添了現實人生的樸素意味。雖只一字之變,竟有點鐵生金之妙。“無奈”亦比“不耐”更富有生活的質感和情味。抒情主人愁思縈懷幽緒緲緲,於春夜的陣陣寒氣中擁衾獨臥卻輾轉難眠,直至明月西沉、東方欲曙……。偏在這怫鬱悽楚的境界中竟又傳來杜鵑鳥的聲聲悲鳴。杜鵑又名杜宇、杜魄、子規。據晉·闞駰《十洲志》等記載,古時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讓國出走,時值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懷之,因呼鵑為杜鵑;或說杜宇之魂化為子規鳥,故稱為杜魄,悲啼以至口中流血,因此古代文學常藉以刻畫悲苦境界。如《唐詩紀事》中引有“望鄉臺上秦人去,學射山中杜魄哀”,白居易有“杜鵑啼血猿哀鳴”;後人還有“杜鵑啼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心長”的佳句,可以參照比較,共賞藝術家刻鏤形象時遣詞句的審美技巧。
本詞於首句點示一個“愁”字為題旨,但“愁”畢竟是心靈中的隱在意緒,究竟怎麼個“愁”法,“愁”成什麼形態呢?朱淑真深懂藝術之壺奧,於是隨後鋪排出富有典型意蘊的一組情境,以具象顯示抽象,用實境表現心境,從而把人引進她的藝術氛圍之中,令人如見其狀、如聞其聲,乃至感同身受地為之一灑同情之淚。這就昭示人們:詩詞之美,美在藝術家創造的富有魅力的意境。所以王國維論詞時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誠哉斯言!(朱捷)
四犯令
侯置
月破輕雲天淡注,夜悄花無語。莫聽《陽關》牽離緒,拚酩酊、花深處。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釄開獨步,能著意、留春住。
這是一首晚春送別之作。《四犯令》,又名《四和香》,是合四調的犯聲而成的新曲。
上片寫月夜飲別。開頭“月破輕雲天淡注,夜悄花無語。”寫月色溶溶之夜,月光灑滿人間,如脂粉之輕敷淡注。夜闌人靜,花兒也悄聲不語。作者先烘托出一個寧靜得異乎尋常的典型意境。接著,“莫聽《陽關》牽離緒,拚酩酊、花深處。”送別的宴會上,演唱著離別之歌《陽關曲》。還是別聽這些吧,免得牽愁離緒,來個借酒澆愁,飲個酩酊大醉吧。宋詞中寫離別時唱《陽關》曲的,有許多處,如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辛棄疾《鷓鴣天·送人》:“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這裡作者卻提出:“莫聽《陽關》牽離緒”,以沉醉遣離愁,頹唐處且有深情,足見性情之深厚。
下片,以芳草逐人遠去與荼之蘼獨步留春,兩相對舉,深摯地表現了詞人惜別與留春的心意。“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在效外的芳草路,詞人送別行人。滿眼暮春景色,使他不由發出慨嘆:連春色也得跟著離人別去。語意深摯,感人肺腹。下面“不似”二字,輕嗔輕怨,莫不關情,自然名雋。“不似酴開獨步,能著意、留春住。”酴釄,花名,開於暮春,俗作荼蘼,一名獨步春。這裡語意雙關,表面是留春,實際是要留人,捨不得離人別去。
整個詞,語言明白,寓意深邃,嫻雅清婉,別具風格,是侯置詞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蒲仁)
點絳唇
途中逢管倅
趙彥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詩人杜甫和音樂家李龜年相識在盛唐之世。幾十年後,經過社會大動亂,他們在暮年又在人生旅途中重逢了。撫今思昔,怎不令人感慨悲懷呢!這首七言絕句正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