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勇氣去重新戀愛。每天她在清洗消毒,反覆洗手,疲憊的狀態下越發沒有生活的勇氣。有時,她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想過就不要再這樣了,可她卻無法控制自己。
◎小薇的案例分析
○煩惱的由來
小薇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形成自己的習慣模式。這樣好的習慣,在單純家庭結構的父母那裡是好的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讚賞。在隨後的學業生活裡,她的習慣卻未必被很多人所接受,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讓她無法適應。這和曾經是最優秀的,受到的老師喜歡,她有了強烈的最初標準。在最初她的眼裡,這個世界就該是這樣的,所以她無法接受在進入社會後形形色色的不同性格的人和事情,比如隨意的拿自己水杯喝水。同時,她無法處理好期望的良好人際關係時,她的內心會更為敏感和小心,於是強迫性的行為日益形成。
期待愛情,是每個人都渴望的,小薇也是如此。但從小的家庭教育給小薇的是,那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在自己的理解上性行為是骯髒的。她注重精神上的愛,卻無法接受肉體上的接觸。
○走出煩惱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給予她正確的認知,小薇可以保留自己的潔癖,但要理解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行為。需要尋找彼此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刻意期望他人改變來適應自己,這樣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就可以給自己一個緩和的空間。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潔癖的煩惱:一種強迫(2)
在性心理的認知上需要小薇慢慢了解,性是愛情生活中最美的樂章,也是人之本能。而握手,親吻是人類表達愛意的最好方式。
在不停的清洗過程中,雖然很大的程度上是讓自己放心,是減緩焦慮、安慰自己的很好方式,還有疏洩情緒的作用,所以對於自己這樣的行為要順其自然。
心理治療的除了解除和減緩焦慮,也有人格完善的作用。小薇的強迫行為在深層次的意義上說,是追求絕對的完美。當小薇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她已經能從容的面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也能逐漸適應一切。
三個月的治療後,小薇臨走時,向我遞上她的雙手,我握住她冰冷的小手說:“再見!繼續加油!”
。。
癌症患者的心理重建(1)
世上最偉大、最重要、而且意義最深的現象,並非“世界的征服者”,而是“世界的克服者”。也唯有世界的克服者,始終能表現其意志的自由。——叔本華
我的來訪者第一次和我做心理諮詢時,都要填寫基本資料。我看到陳女士的資料卡“病史”一欄裡寫著:乳腺癌、糖尿病。
陳女士是我見過的來訪者裡最堅強的女性。有兩種疾病困擾著她。而這兩種疾病中的任何一種都足以讓人絕望。但是,陳女士並沒有輸給這些病魔,而是以積極的心態來追尋“甜蜜”的幸福。她說:“儘管我的乳房被切除,儘管我終身服用藥物來維持血糖平衡,但是我還是希望擁有幸福,哪怕是最短暫的。”
陳女士笑著對我說:“雖然我有這樣的信念,但有時我會搖擺,我會絕望。而我知道,這樣的病卻需要一個良好積極的心理,所以我期望以心理調整來幫助我的心情平穩。”
陳女士的頭髮黑色整齊,甚至刻板。她說:“你看,我不得不帶上假髮,否則我不知道該如何出門。”
化療讓陳女士很不舒服,但她還是堅持到我這裡做心理治療,她說:“希望有奇蹟。”因為她看到過身邊有奇蹟發生的人。一個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病友,在一次絕望旅行之後,奇蹟般康復了,她認為這都是心理的作用。
陳女士講述內心的時候,一直都是微笑的,我看到了隱忍在堅強下面的壓抑。我問她:“當你得知自己身體不好時,你怎樣想?”
陳女士說:“我先是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當時是天旋地轉。一切都完了。當我還沒有完全接納的時候,我又得了癌症。糖尿病就像終生監禁,而癌症就像是宣判死刑。我經歷了一段痛苦的過程,那段日子現在想來都是黑色的。”
陳女士對於這個過程輕輕帶過,而我卻為之而震撼。這是多麼不幸卻堅強的一個女人。
陳女士幽幽的眼神看著我說:“其實,小時候的我受苦很多,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好容易過上了幾年幸福的日子。可是……”
陳女士說到這時,哭了。緊接著她就擦乾眼淚說:“讓你見笑了。”
我說:“別壓抑你的眼淚,哭出來對你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