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新聞》(Mother Earth News)和《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沃爾夫正準備創辦一份旅遊雜誌,叫《美利堅》(America)。但現金流很快開始枯竭,而辦公室的燈開始一盞盞熄滅,鎖也換了,然後房子被人收回。到年底時,所有這些雜誌,包括沃爾夫的,都死掉了。所以,當沃爾夫聽到路易斯和簡選在這個時候放棄他們那拮据但卻舒適的阿姆斯特丹生活,來美國尋求新機會時,他只有搖頭大笑。
路易斯給約翰·普朗奇特打電話。讓他沮喪的是,約翰不準備搬到舊金山科爾谷地區那寬大舒服的平頂公寓來,路易斯本以為他們可以在那裡重建一種奇麗的公社氣氛。那種氣氛是屬於他們特別崇拜的《滾石》雜誌那個時代的。約翰的目的地是公園城,一個適合觀光、到處都是滑雪者的小鎮,那裡過去是個礦山,離鹽湖城大約40分鐘車程,從他前妻的住處過去大概是1200英里安全而漂亮的路程。路易斯非常驚訝,他沒想到約翰這麼快就改變了主意。
約翰認為,他自己已經想得很明白:如果蘭迪找到了一個天使投資人,他自然樂於參與工作。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好訊息。而且還有一個問題:MacWorld的討論沒有留下任何文件記錄。約翰問過路易斯,“這個合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意?”路易斯只是盯著他,眼神空洞、不發一語、神情憂鬱,就這樣持續整整一分鐘,讓安靜充滿整個屋子,說道“你指什麼?生意指什麼?”約翰回答,“你指的什麼,我就指的什麼?”然後兩人相互對視,和電影裡一個樣子,就差掏槍了。
路易斯認為,在大家擁有某種真正的事業之前,執著於具體條款是很荒謬的。不過就目前的分歧而言,約翰肯定不會和路易斯搬去加州。事實上,如果看不到一個白紙黑字的合作協議,約翰就不會為路易斯做哪怕是一個頁面的設計。當路易斯和簡到紐約去拜訪他們時,約翰和巴巴拉已經裝好汽車準備去猶他州了。就算他們想幫忙也沒有地方住了,而且他們根本就不想幫。
但約翰發現,自己無法解釋後來發生的事情。他和巴巴拉在曼哈頓又待了三天,在一間從朋友那兒借來的工作室沒日沒夜地幹活,為路易斯設計一個好看的縮微樣刊。這麼做沒有任何報酬,根本沒有簽訂什麼正式協議,確定合作關係。斯蒂夫·喬布斯是蘋果的創始人之一,員工們說,這人周圍有一個讓現實扭曲的場,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意願扭向喬布斯認定的方向。路易斯對約翰也有類似的影響力。也許,路易斯性格中那種堅定和脆弱的奇怪組合發揮了這樣的效力。後來約翰記得路易斯好像這麼說過,“如果你現在離開,你就毀了我們的夢想。”約翰不知怎麼回答,他只得開始幹活。
他們沒時間做出一份完整的新雜誌,因為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內容都不夠。他們只好做了一份路易斯稱之為“宣言”(manifesto)的東西,讓人初步瞭解《連線》雜誌的使命及其設計風格。這份“宣言”有16頁,方方正正的形狀。裡面有一篇措辭誇張、篇幅短小的宣告。路易斯在文章警告說,技術不是什麼提供舒適的工具,而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它有能力打斷那些最親密的關係。“你,資訊富裕者,”他寫道,“是今日地球上權力最強大的人。你和你支配的資訊科技正在完完全全改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庭、我們的鄰里關係、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政府和我們的世界。”
▲BOOK。▲虹橋▲書吧▲
第15節:朝聖(4)
這份樣刊裡有一個內容目錄、一個可能的撰稿人和編輯名單。有篇報道的標題是“工薪人士土壤裡的Kamakazi資本家”。不過,這份宣言的主要目的,是讓人知道這本雜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普朗奇特用一臺彩色影印機和從其他雜誌上剪下來的上百張圖片,模擬出電腦插圖的各種效果。他們把借來的工作室翻了個底朝天,這恐怕早已超出了那位朋友的忍耐極限。約翰最後給這朋友簽了一張幾千美元的支票,那是他從自己口袋裡掏出來的補償費。隨後約翰和巴巴拉開著塞滿東西的汽車前往猶他州,他長長地舒了口氣,心情輕鬆了許多。這種情緒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
約翰·普朗奇特的離去,讓路易斯心情沮喪,但他遭受的打擊並未就此結束。吉姆·費力西,第二個合作者,跑到法國去了。儘管他對路易斯的雜誌挺有熱情,但卻不願推遲實現自己的夢想,也不想為雜誌的事情傷腦筋。蘭迪·斯迪克羅德,儘管依然信心十足,但仍沒有籌到一分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