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頭,不由得你不信。這時,回顧自己半生之所為,少年時 代的理
想與夢幻,青年時代的奮鬥與血汗,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 悔恨遺憾也是徒勞的,
明智之舉,還是接受孟子的說法:莫非命 也,順受其正。這樣,或許多少會有所慰
藉,有所解脫而腳踏實 地,問心無愧,清灑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下一篇(“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
盡心上
“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
【原文】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
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譯文】
孟子說:“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這種求索有益於得到,因為所求的東
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決定於天命,這種求索無益於得到,
因為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物。”
【讀解】
在我自身的,是知識的積累,思想的修養,人生境界的追求,一句話,是精神的
自我完善。身外之物則是金錢富貴,名譽地位。
前者全在於自我,只要堅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瓜得瓜,種
豆得豆。所以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後者則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並不是你一廂情願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所以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更不要抓苟且,失去自我。
當然,不強求並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煩其自然。就像孔子對待金錢富貴的
態度:“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如果求不到,那還是讓我做
自己喜歡的事吧。
說來也是,所謂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看得那麼要緊呢?
下一篇(萬物旨備於我矣)
盡心上
萬物旨備於我矣
【原文】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譯文】
孟子說:“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 快樂。盡力按恕
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讀解】
“萬物皆備於我矣”作為一句名言,被認為是典型的主觀唯心 主義哲學觀。這
裡面的是與非不在我們關心的範圍。我們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