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六月,黑龍江鏡泊湖,中國最大,世界第二高山堰塞湖,南北狹長近百米,猶如一面天鏡平鋪白山黑水之間,舉目遠眺,碧波盪漾,浪潮迭起。
鏡泊湖西北五十公里,有一座山,名叫張廣才嶺。此山屬於長白山脈,北起松花江,平均海拔八百多米,山高險峻多懸崖峭壁,松林層疊覆茂密植被。
五位精神矍鑠,裝備齊全的老者,身處張廣才嶺陡峭森林邊緣,駐足向下望去,不禁深吸幾口涼氣,二百多米的大深坑像饕餮張開獠牙大嘴。
坑內陰影密佈,雖然是炎炎夏日,耳畔也能聽見呼嘯寒風,張廣才嶺分佈十多座火山口,地下森林也是鏡泊湖旅遊奇觀之一。
只不過開放的都經過人工修葺,這座火山口是禁區,山嶺背陰寒氣襲人,加上四周高聳參天的松樹,火山口被密密麻麻的枝椏覆蓋,如同蠱甕,飛鳥昆蟲全部避而遠之。
公孫龍微眯炯目,從黃色布囊取出五張平安符,鎮定道:“老哥,此地陰煞,匯聚八方陰氣,坑如口,只吸不出,保不齊又遇到什麼莫名的大粽子,咱們兄弟五人出生入死,把二弟的平安符帶上,遇到黴事也能化險為夷。”
五弟陸神機縷了縷山羊鬍,隨手拾起地面散落的石塊,攥在掌心,嘴中唸唸有詞,猛力拋在地面,石塊組成卦象,陸神機表情凝重,沒有再說。
項老三是五人的大哥,家中排行第三,拍拍幾位兄弟肩膀,誠然道:“前幾天,我兒子急匆匆從國外打來電話,讓我務必找到坑中墓地的古書,再三叮囑照顧好天宇,事情太突然太蹊蹺!”
“難道?”四弟魯學究按了按胸口的石墨筆,自忖片刻接著說道:“真如項氏家譜所說,天宇是……第五門派?”
三弟老柳樹笑眯眯將幾人繩索固定松樹下端,反覆檢查確保安全之後,說道:“依我看接私活挺好,總給上面賣力,太單調乏味。常言道吉人自有天相,大哥,別想那麼多了,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也求不到,如果天宇真是第五門派,那茹嫣就有救嘍!抓緊進墓,看看古書是什麼物件。”說完,將繩索甩給四人。
順著繩索逐漸下落火山口,體溫驟然下降,上下黑白兩種世界,即使正午時分,也必須開啟強光手電。
四周崖壁高低起伏,凸起的石塊石錐組成橫七豎八的障礙,若不是五人盜墓經驗豐富,再堅硬的繩索長時間拉扯都會攔腰折斷。
地下森林異常的綠,清幽的松針混雜成圈成簇的灌樹,灌樹猙獰著樹枝,手電光照過去,黑咕隆咚的樹影像奈何橋畔飄浮的靈魂。
腳下草甸隨著腳印深窪不一,草甸的積水瞬間抹過小腿,冰涼刺骨,讓五人生起雞皮疙瘩。
項老三坐了幾十年的跑山人,在東北,跑山人是個神秘職業,不但見多識廣,還有觀山識水的祖傳本領,無論打獵抓人參還是下河摸嘎啦,樣樣精通,只是機緣巧合,與其他四人歃血為盟,結成生死兄弟,共同效力特殊組織。
地下森林縱橫交錯,五人步行半小時,才找到項老三所說的溪流。
河寬最多一米半,水流卻湍急猛烈,“嘩嘩譁”的流水衝擊河中心石塊,久而久之,濺起層層水汽,氤氳飄渺,溼漉漉的打在臉頰,還瀰漫著刺鼻的硫磺味。
沿著河下行,河水詭異的注入馬葫蘆蓋大小的窟窿內,都說山泉眼出水,面前是水入土窟窿。
公孫龍俯身下蹲,停留入水口附近,用桃木釘將八張黃色符篆封在周圍,“哥幾個,活水入洞後悄然無聲,說明下面是死水,谷坑死水,孕育的可不是尋常之物,倘若讓我一人下去,還有真有些發怵,但是有兄弟們在,就是黑山老妖也拔它滿嘴牙。”
老柳樹憨然笑道:“二哥說的對,讓我把入水口的土搬開些。”
項老三做出停止的手勢,回答:“不行,我擔心動一點也能壞了風水,老二的道符會失去作用,順水從土窟窿進去,我打頭陣,你們跟上。”
五人先後魚貫而入,消失在這片死寂的地下森林,就像一陣風,來去無影蹤。
果不其然,正如公孫龍所言,流水在地下匯聚成死潭水,潭水腥臭,漂浮著大大小小魚類。
跨過潭水,前方是人工修理的土牆,土牆混雜百草,長年累月被潭水侵蝕,下端有些破爛不堪。
藉著電光,五人發現土牆外側刻有浮雕,浮雕縱觀南北,展開一幅歷史畫卷。
魯學究是文化人,對古玩歷史有很高造詣,按照浮雕內容,給大家講述一段古國往事。
肅慎,中國北方古老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