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墓誌銘對於考古學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可以說,只要發現了墓誌銘,這個人是誰,生活在什麼年代就可以確信了。因為這是最直接的證據,而且一般人也不會在自己的墓誌銘上出問題。
以往的墓誌銘的發現,不管是遼代墓葬也好,或者是漢代墓葬也好,只要發現墓誌銘,我們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他死亡的原因,和他當時所處的一些環境,以及他親屬的一些情況都在上面。
墓誌銘的發現不僅對確定墓主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許多人不瞭解的是,對於遼代古墓,墓誌銘還有著一層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在《二十四史》中,《遼史》是相對而言勘誤最多的一部史書。如果能發現貴族墓地的墓誌銘,對於修訂歷史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古墓魅影(2)
塔拉:依照墓誌銘改寫歷史的例子很多,比如說耶律羽之墓和陳國公主墓兩個墓葬的墓誌銘。這兩個人在《遼史》上都有記載,有記載的人我們可以對比,一對比它的問題就出來了,那麼現在能相信的,還是墓誌銘裡邊記載的內容。因為那是實物的證據。透過墓誌銘,我們也瞭解了他的一些生平經歷,以及他的官職、下葬地點以及死亡原因。
《遼史》關於陳國公主的記載,和發現她的墓誌銘對比,有著相當大的出入,而墓誌銘上,關於她幾歲去世的,她丈夫多少歲去世的,一個18歲,一個30多歲,什麼時候合葬,都寫得非常清楚。
因為有了一塊內容詳盡的墓誌銘,人們才清楚地知道陳國公主是一位契丹皇帝的女兒。但是在沒有墓誌銘的吐爾基山墓葬中,還有什麼物證能夠幫助考古人員來判斷墓主人的身份呢?
塔拉:當時我們進入墓穴後,隨著那土一層一層地往下走,一件一件隨葬的器物顯露出來,今天是一個馬鞍子,明天是一塊玉帶,後天一下子出來一個黃的金器,哎喲,當時興奮的,才到門口就這麼多隨葬品。隨著一件件隨葬品的發現,大家都越來越興奮,確實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比如彩棺,有龍有鳳的這個彩棺在以往的挖掘中有過記錄。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實物,這是唯一的一件,這個木棺應該是遼代考古當中,發現的唯一的一具完整的彩繪木棺,當時開啟第一眼看到的是它,這時心情已經沒法形容了。
宮一寧:當時大家也給它歸攏了幾個特點,一個就是隨葬品很高貴,還有一類就是在以往的遼墓中,有許多沒有發現過的東西。
塔拉把破解墓主人身份的希望寄託在了鳳棺中,也寄託在了其他隨葬品上。這時,塔拉在墓穴中找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圖形。
這是一個類似棒槌的圖形,然後旁邊有幾橫,每一個橫代表一個資料,類似的東西在其他契丹墓地中也有發現,考古學家判斷,這是一個代表財富的一個符號。
這個符號也許就是墓主人隨葬品的一份清單,它向人們透露著古墓中埋藏的秘密。但在這個小小的墓葬中,能有多少隨葬品呢?
墓中不斷出現的隨葬品,讓人們感覺到了清單的分量,這個符號代表的具體資料,現代人已經無法得知,但是眼前的一切,無疑向世人證明著墓主人曾經的富有。
塔拉:一個墓葬或者幾個墓葬,並不一定能全部涵蓋整個民族或者該國家的歷史。但是可以將墓穴作為一個縮影,看出它當時的經濟、藝術以及和中原漢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流程度。
比如在吐爾基遼墓當中出土了許多絲織品,這些都不是當時赤峰地區生產得了的,它也是從南方過來的,即便是當地生產的,也是相對粗一些的,不像這麼精美的。這樣的絲織品,其中能看出大量中原文化的資訊。
宮一寧:甚至契丹女人穿的衣服的款式,好像都不是傳統契丹人的服裝款式,有中原很多的樣式。裡面的一些裙子,還是右紉的,契丹人應該是左紉的。也就是說這件衣服很可能是來自中原的,或者受中原文化影響而生產的。
契丹王朝儘管雄霸中國半壁江山,但和周邊地區與國家一直保持著密切的交往,甚至連當時的絲綢之路也成了契丹和西域往來的重要通道。古墓中許多隨葬品印證了契丹與中原、與西域的交往。
宮一寧:然後在大衣服裡面,還發現了吊帶裙,無袖的吊帶裙,很像唐代晚時期的款式,這個名字是塔拉起的,很現代的名字。所以從這些服裝上也可以看到,契丹人汲取了很多很多中原文化。
塔拉:不僅僅是和中原人的交流,這個墓葬裡最典型的一件器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