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里仁》第四·一五)
章旨
曾子以“忠恕”來解釋孔子“一以貫之”之道。
註釋
①參姓曾,名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九里)人,小孔子四十六歲,與父親曾晳都是孔子的學生。參;音shēn。
②一以貫之以“一”來貫通我所有的道。
③唯音wéi;對長上恭敬的應答之詞。《禮記·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
④忠恕朱熹《論語集註》:“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推己,謂推己及人。
析論
“道”是最高的理想或方法,因此它的內涵比較複雜。孔子心中最高的道是“仁”,而“忠恕”是通向仁道最基本可行的門徑。“忠”是儘自己的全部能力,“恕”是推己之心來對人。“仁”是至高之德,不易曉解,而“忠恕”之道是學習者當下的工夫,人人可以盡力。因此曾子以“忠恕”之道來解釋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應該是很適切的。
《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問說:“有一個可以終身奉行的字嗎?”孔子說:“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加在別人的身上。”)孔子把“恕”看成是可以終身行之的德行,正好和本章相互闡發。
(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第四·二五)
章旨
孔子以為有德的人必定不會孤立。
析論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人。因此有德的人必然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親近。孔子身處亂世,諸侯以力相尚,社會唯利是從;孔子修身行道,因此有三千弟子向他學習,賢者有七十二位,(新浪讀書獨家首發)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就說明了“德不孤,必有鄰”。
《易經·繫辭》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人類追求義理因志趣相同而相聚,萬物也因本質不同而分別群聚)《易經·乾卦文言》也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音色相同的樂器會互相響應,脾性相同的人物會互相吸引)這都說明了有德者必不孤的道理。
(三)
子曰:“巧言①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衛靈公》第一五·二六)
章旨
孔子戒人不要巧言,要小處能忍。
註釋
①巧言表面上看來聰明合理,但背後卻是充滿了權謀私利的話。
析論
“巧言”,不只是“聰明巧妙的話”,而是指表面上冠冕堂皇,悅耳動聽,背後卻是充滿了權謀私利的話,因為它表面上冠冕堂皇,和發乎道德良知的話無法區分,久而久之,它會一點一點地腐蝕人們的道德良知。巧言說多了,說的人也會養成一種取巧彌縫的習氣,凡事不從正面去做,道德良知就一天一天敗壞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歷史太多這樣的例子了。《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要去攻打彭越時,告訴部下大司馬曹咎:“謹守成皋,漢軍怎麼挑戰,都不要理他。我在十五天內一定殺了彭越趕回來。”項羽出去幾天後,漢軍天天派人挑戰,辱罵曹咎,曹咎忍受不了小辱,於是出兵和漢軍大戰,結果大敗一場。等項羽十五天後回來時,大司馬曹咎已經兵敗身亡了,項羽也如鳥折翼,實力大損。相反的,三國時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對司馬懿百般羞辱,但是因為司馬懿能忍,所以諸葛亮總是糧盡兵疲,無功而返。這就可以看出“忍”對成就大事的重要了。
論語卷·論道德(2)
(四)
子曰:“道聽①而塗說②,德之棄也。”(《陽貨》第一七·一四)
章旨
孔子認為隨意聽信或傳播無根之言,是有道德者所不為的。
註釋
①道聽在路邊聽沒有經過查證的話而信以為真。
②塗說在馬路上傳播沒有經過證實的話。塗,道路,通“途”字。
析論
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於耳,出於口,沒有經過心的思索或判斷,因此,縱然聽到善德,也不能為己所有,其德終無可成。這是從對自己修養道德這一方面來說的。
從對別人這一方面來說,道聽途說,未加求證,便跟著傳播,往往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那是不道德的。孔子說:“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