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頁)
顏回被讚賞,完全由於他的修養較其他學生為精深,他時時刻刻養護仁心,力行仁道。由於他養護仁心,所以能克除私慾,清除心中蟊賊,不受外物的誘惑,所以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力行仁道;也由於他長時間能力行仁道,所以才贏得“其心三月不違仁”的讚美。其他弟子則修持不如顏回,不能力守仁心,所以天理常會被人慾所淹沒,一旦慾望蓋過仁心,自然就會做出違道的事情來。對於仁心、仁道的修持,顏回與其他弟子們顯然有一段差距,孔子固然在讚美顏回,其實也有希望其他弟子見賢思齊的用意。
論語卷·論人(16)
心是行動的主宰,心不違仁,自然行也不違仁。這個心也是一個人的良知,能堅守良知,凡有發念,要衡量合不合仁道,不合仁道的千萬不能做,做了就是違仁。
(四)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①,一瓢飲②,在陋巷,人不堪③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第六·九)
章旨
孔子讚美顏回之安貧樂道。
註釋
① 一簞食一簞飯。簞,音dān,盛飯的圓形竹器。食,音sì。
② 一瓢飲一瓢水。瓢,用葫蘆剖制之舀水器具。
③ 堪忍受。
析論
顏回吃的是粗食淡飯,住的是簡陋小屋,一般人都會承受不了這種貧窮的生活,而他卻絲毫不受影響,仍自得其樂,這和孔子自己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篇)是相同的人生態度,也是君子的修為,所以孔子特別讚美顏回。
顏回家境貧苦,卻能安貧樂道,我們如不像顏回那樣的貧窮,自然不必過顏回一樣的貧困生活,然而他的高貴情操、安樂精神,確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五)
子曰:“語①之而不惰②者,其回也與!”(《子罕》第九·一九)
章旨
孔子讚美顏回勤學不怠。
註釋
① 語音,yù,告訴。
② 惰懈怠。
析論
顏回,孔子的好學生。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談到顏回,都是褒獎之辭。《為政》篇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先進》篇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音yuè,同悅)。”《雍也》篇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又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中庸》也記載孔子稱讚顏回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也。”從這麼多獎譽看來,顏回確實是個好學生,他好在哪裡呢?好在努力進德修業,本章“語之而不惰”就是努力的說明。“語之而不惰”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孔子告訴他學問的道理後,顏回能努力不懈地加以實踐;第二種解釋是孔子告訴他學問的道理時,顏回聽來從不會感到厭倦,因為聽得懂才不會厭倦,不厭倦就是精神不鬆懈,這種現象就是孔子稱顏回“於吾言,無所不悅”。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顏回是個好學生,他的好學力行,實在值得我們效法。
(六)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①,不貳過②,不幸短命③死矣!今也則亡④,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二)
章旨
孔子答魯哀公所問,嘉許顏回好學,並惋惜其命短。
註釋
① 遷怒把憤怒轉移到無關的人或物身上。
② 貳過再犯相同之過失。貳,重複,動詞。
③ 短命謂早死。顏回四十歲而亡。
④ 亡音,wú,通“無”。
析論
“學”的意義和範圍很廣,孔子心目中,顏回是最好學的學生,顏回死後兩年,孔子才死去,所以魯哀公問孔子的時間,在孔子七十一歲以後。顏回死後,孔子很多大弟子都還健在,像子游、子夏都是文學科的大弟子,孔子卻不稱舉他們好學,本章孔子所以特舉顏回好學,要從“不遷怒,不貳過”來理解。
不遷怒是審辨的功夫,是理性的行為。不遷怒的人,犯了一件錯誤,會檢討這件錯誤,不會牽連到其他的人或事上面;進一步說,(新浪讀書獨家首發)自己受了怨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