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在農村社群中,家庭之間是存在競爭的,而且競爭一般都在社群範圍之內,他們在競爭中的參照體系就是生活在同一社群中的另外的家庭。在競爭中獲勝的標誌就是高出同社群中生活的他人一頭。葬禮是主辦人家比拼實力的場合。比如某人的葬禮上有唱戲的,那麼下一個葬禮要想趕超,就必須在內容上創新,來一段跳舞的。總之,誰的葬禮越熱鬧,大家玩得越高興,那麼人們就認為誰的葬禮更體面、更成功,也就認為誰的子女更孝順,誰更有福氣。所以,請來的娛樂班子往往把儒道釋與迷信一鍋燴,再加入一些現代的娛樂形式,混雜在一起,打包端上葬禮。人們在葬禮中既能聽到裝扮出的和尚唸經,又能聽到經常跑調的現代流行歌曲,嚴肅的葬禮就摻雜了戲謔的味道。這一切雖然有些荒唐,卻也是現實,鄉村的現實。即使有些兒女對這種方式不十分接受,但是當地辦喪事都興這個,別人都做,如果不做,會被視為不孝敬老人,會讓村裡人瞧不起的。
在老人的葬禮上,老人的四個女兒都表示,錢不是問題,只是希望母親的葬禮能夠儘量的“風光”,最起碼也要達到村裡中上的水平。至於將來的花費,由四個人來均攤。L村附近地區的鄉村有著“老喪是喜”一說,凡是在七十歲以上去世的老人,其子女願意的話,很多老人的葬禮幾乎都成為村裡人們藉機娛樂一番的機會和場合。於是,在老人的葬禮上,請來了附近村莊舉辦葬禮最昂貴的“戲班子”。於是,在老人的葬禮上,唱戲的、跳舞的、演雜技的一應俱全,尼姑、和尚、老道樣樣不缺。一般來說,“戲班子”白天會演奏流行歌曲和喜樂,甚至會表演舞蹈,以娛樂村民;晚上則演奏哀樂或是京劇,一般採用“點歌”的方式。死者的至親,通常都是女兒、侄女、女婿等,會花錢點一折戲來表達他們對死者的感情,經常點的是“雙弔孝”這一折戲。這時候,會有很多村民圍觀,戲班子也會賣力表演,場面極其熱鬧。
(四)傳統的再現與再造
可以說葬禮活動就是村莊範圍內的宗教儀式,人們對這個儀式都很熟悉。這些活動和儀式是一個完整的符號系統,它闡釋了村莊內人們生活的一些意義,同時也表達著一種認同。
從上面的故事敘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鄉村的葬禮已經形成一套相對系統和完整的“傳統”。人去世以後停靈幾天,應該通知什麼人參加,應該把葬禮辦成什麼樣的標準,這一切都不由當事人自己控制,而是按照慣例執行。最後誰掌握了標準,當事人不知道,並且也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但是,如果誰一旦違背了這樣的一種“傳統”,就會受到很多人的指責和議論。在一個“生於斯, 死於斯”的環境中, 這種社會輿論足以置人於死地。
中止與延續——死亡的社會文化意義(6)
對於葬禮的操辦者和參與者而言,他們所期待的葬禮都要符合“傳統”,也就是說,他們重點並不是“創新”,而是“沿襲”;然而,很多時候,不同的參與者對於“傳統”的理解卻是迥然不同的,因為這個“傳統”不是取自定型的文字資訊,而是來自生活習慣。組成傳統喪葬習俗的社會記憶框架事實上相當鬆散,所以對於傳統喪葬習俗,人們往往找不到一個統一的、所有人都認可的操作程式。就是說,由於 “傳統”的說法太過模糊而多元,也讓葬禮上的“傳統”再現,呈現多元詮釋的局面,無論是個人或整個村莊,都努力在葬禮上為建立可被執行的“傳統”發聲。可以說,某個喪禮上的傳統喪葬習俗的再現,是建立在大家集體想象之下的。
由此,對葬禮的舉辦者而言,葬禮的可行性最為重要,因為舉辦葬禮的目的,重點不在提供該社群內部的喪葬習俗的整合,而是在提供葬禮舉辦者向外尋求社會輿論的認同。因此,凡是一個有理智的農民都十分重視他人(即社群中的他人,離開社群中的他人對農民是沒有意義的)對自己的評價。
(五)葬禮還有建構村莊公共生活的功能
L村是一個熟人社會,葬禮上的互助交往使得彼此有互相加深瞭解的機會,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協調。當一方有困難時,另一方會毫無顧慮地進行援助,不用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否會受到損害。因為他有一個可靠的預期:當自己有困難時,對方也會義無反顧地進行援助。這種預期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礎上的,靠彼此情感力量的支撐。
在L村,雖然國家明令禁止土葬,但是很多家庭出於傳統習俗,還是會將骨灰盒放進事先準備好的棺材下葬。當地喪葬習俗中一個最重要的禁忌是在把棺材從家裡抬到衚衕口的機動車輛上,甚至直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