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司馬錯等靜靜傾聽。
“儒,可使忠君愛國,養浩然之氣,定社稷秩序;
法,可使提綱挈領,上下一致,如臂使指;
道,可使修身養心,神有所繫,如人之調理臟腑;
農,家有餘糧而民不亂,有云‘倉廩足而識禮節’;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縱橫,?我而弱敵,又豈可或缺?
名者,可以開智啟慧,成條理邏輯;
醫,存生之道,不問可知;
墨,兼愛使人親,非攻使社稷定,節用尚足而使民風淳樸。墨者多善精巧,奇器迭出,於國於民皆有大用。
惜乎秦自變法借墨家之力,武備之精之足為天下之冠,始皇乃‘秦王掃**,虎視何雄哉!’而天下底定變為一家一姓而收天下之兵聚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更為為免除後患而謀誅墨者,自此墨者難現。始皇之心,何其淺薄!”
眾人聽得或慷慨激昂,或瞠目結舌,而那赤足劍士和褐衣老人目光灼灼盯著呂飛,瞬也不瞬。
呂飛意興豪:“說到這裡,倒想起前幾日出遊,看取水澆田用?器。記得夫子載:‘虛則?(讀yi),中則正,滿則覆’,《墨子》中也有記載,雖然精巧,澆田卻是費力,乃與家人設計一提水之器,效用可增百倍!”
“此言當真?!”司馬錯眾人急切問道。
說到底,司馬家是地主,為自家和聚攏的流民來說,有此器具真是好處多多啊!那老人卻是不顧禮儀衝上前來了,抓著呂飛袖子不放。
呂飛愕然,苦笑道:“自然當真,吾與家老為此物命名‘龍骨水車’,當有大用。”
雖在計劃之外,也在意料之中。成老一聽,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公元186年十常侍中的畢嵐明用來提水灑路,以省百姓灑路之費。後馬鈞改進,效率大增。
此時呂飛的意思當然是讓成老直接把成熟的翻車拿出來,順便印上明者的蓋章。至於筒車,留著以後再用。
成老笑吟吟的拉著那老人下去介紹構造了。
呂飛嘆息:“倘墨者可以明存,此等利於民間之物早已存世,可惜,可惜!足下以為然否?”目光射向那沉默的劍士。
那劍士沉默有頃,忽而直身正禮道:“墨家門下墨武,見過公子。”
司馬錯、方遠皆愕然。
自數年前偶遇,自言名武,因其言談不俗,武技驚人,遂將此人請進,以客卿之禮待之,後又引薦來那老人及從人十數。塢堡、房舍、武備、農具,多賴那深居淺出的老者之力,所以甚為上下欽敬。這些年來,朝政日非,民間多亂,多有破家逃亡者,雖見他們行為打扮與常人不同,也不好多問。司馬等博覽群書,有時往墨家上靠,也很快打消念頭,不想今日為呂飛一言道出,而武也承認了!
呂飛心中大笑;情報資訊的不對等就是爽啊。秦誅墨者,漢罷百家,墨者已消失數百年,錯非來自後世,觀察、言語試探確認了,不然一樣和資訊流通奇慢無比的此時漢代一樣,當面不識。
司馬錯苦笑:“先生瞞得我等好苦!”
墨武俯身道:“情勢所迫,不得不然,先生見諒!”
司馬錯哈哈一笑,揮手道:“罷了罷了,然先生須得滿飲一盞,如何?”
墨武展顏:“百碗何如!”爽快得一口氣飲盡,侍女將酒添滿。
呂飛冷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非為穩固一家一姓之天下!卻不知百業衰退,於國於民,毫無用處。
百家隱於民間,有實而無名,為人所賤,投入者減少,終至衰亡;而儒者壟斷朝野,上下所重,自高於人,且恐百家如春秋戰國時復起與己爭寵,必百般打壓,劃分階級,如此數百年之後,恐儒家自鳴得意,僵化而不自知,我漢民大禍,為期不遠!
就如漢立以來,今文尚書學官及學者百般壓制古文尚書,恐其奪己之統也!光武中興,有賴讖緯(注四),今文尚書於是多有讖緯。不說今古文尚書真偽,這學術不像學術,只為本身位置道統而爭,真是荒謬!”
後世已經證明了的――獨尊儒術了,這幾本書為儒生吹捧成天下至理,最好膜拜它。引經據典,成了原教旨主義的老頑固;千年過去,這幾本書海不弄個透徹,可是想出頭的怎麼辦?截頭藏尾啊!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成了以德報怨;抱著小尼姑的可以來個“存天理滅人慾”,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