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3/4 頁)
江西的寺院數目極多,僧侶遍地。
若是楊渥對這些寺廟動手,可以獲得的好處還真有不少,一來可以獲取大量土地金銀,這是最為直接的收穫;二來那些銅像也能用來鑄造銅錢,以彌補如今制錢的不足;至於第三嘛,讓大量僧侶還俗,這就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大量勞動力。
此外,因為寺廟往往享有不納稅的特權,所以很多百姓都會將產業掛靠在寺廟之中,這就間接的使得不少人得以避開稅收。
可以說削減寺院的數量,對於如今的吳國來說,實在是好處多多,怪不得歷代多有滅佛之事發生。
當然,這件事的牽扯同樣極大,不能輕易就付諸行動。
此外,楊渥也沒有傻到將所有寺廟全部毀掉,將來還是會留下一部分的。
至於哪些寺廟可以留下來,哪些應該被拆毀,這些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決定的。
所以楊渥最後說道:“好了,此事孤自有主張,你不必過問了。不過,給將士們提高待遇的事不管如何都需要立刻實行,不能拖延。至於稅收不足的問題,孤會迅速想辦法解決的!”
在楊渥的堅決主張下,最終駱知祥只能同意了。
當然,這個決議事關重大,自然不可能就這樣草率做出決定,至少還需要獲得其他一部分內閣學士的支援才行。
幾天後,經過在內閣的商討透過之後,楊渥正式釋出令旨,宣佈將要提高禁軍將士的待遇,普通士兵每個月發放的口糧從目前的一百斤增加到兩百斤;其餘各級軍官的待遇也酌情有所提升。
令旨釋出之後,所有禁軍將士們無不歡聲鼓舞,士氣大漲。
……
當楊渥釋出令旨,增加將士待遇的時候,溫州城中,張可宗卻有些奇怪的問著眼前的傳令使者。
“大王怎麼突然讓我去金陵述職?是隻召我一人前去,還是另外還召了其他人?”
那傳令使者,乃是一個羽林軍的軍官,他只負責來溫州傳令,其他的一切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沒辦法回答張可宗的問題。
張可宗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他並不為意。
“既然是大王有令旨,本官自然照辦!只是不知大王可有說過要在什麼時候之前抵達金陵?”
“這個,張使君儘早趕到就是,大王應該是有什麼重要事情,張使君切不可耽擱!”
傳令的使者不知道的是,當他在與張可宗交談時,一旁的傳令副使卻在緊張的聽著他們的談話,尤其是對張可宗的神情,更是極為關注。
不過,觀察了一會兒後,他卻沒有從張可宗的表情中看出任何異樣來,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自然。
這位副使,自然便是長劍都的密探,負責在張可宗離開溫州後就抓捕趙匡凝等人。
張可宗一副坦蕩表情,卻讓密探心中疑惑詫異,有些懷疑自己之前是不是弄錯了。
一天之後,張可宗安排好了溫州的大小事務,便出發北上,準備返回金陵。
而溫州城中,在駐守溫州的禁軍將領的配合之下,?長劍都的密探迅速出動,一舉將趙匡凝等人,包括那幾個福建密探在內,悉數就擒。
在一番審查之後,當即就確定了那幾個福建人的身份,同時也確認了趙匡凝與王延均勾結的事實。
不過對於張可宗是不是與他們有勾結,審查的結果卻長劍都的幾個密探鬆了口氣。
據那幾個王延均的密探所說,他們這幾人都是受到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的派遣,以普通海商的名義來溫州的,主要本來只是想要打探情報,後來無意中發現趙匡凝有異心,於是和他接上了頭。
不過在此期間張可宗不知道從何處得知了他們的海商身份,因此主動透過趙匡凝來和他們接觸,希望能從海外購買一些物品。
至於趙匡凝,此人在被抓獲之後,就一直拒不開口,任憑審訊之人如何審問,最終卻是一點有用的東西都沒能問出來。
這個結果雖然還不能徹底洗脫張可宗的嫌疑,但卻使得他背叛的可能性大為減少。
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
溫州那邊的審訊結果,迅速的被傳到了金陵。
得到這個訊息後,楊渥頓時放心了不少,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是沒有出現。
不管是從情理上,還是從審訊得到的結果上,楊渥都相信張可宗不是背叛之人。
至於趙匡凝,不管他是不是開口,此時已經不重要了。
當初楊渥將趙匡凝流放之時,他才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