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第2/4 頁)
方各地人口大減,百姓為了支撐前方戰事而不得不承受沉重的負擔,其內部反戰的聲音同樣不少。
這期間李存勖不是沒想過暫時和梁國停戰,以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但經過慎重考慮後,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河北各地這幾十年來一直在征戰,其基礎原本就比不上已經安定數十年的中原地區,而且晉國的核心人物大多都是武人,擅長統兵打仗卻不善於治理地方。
雖然李存勖也曾試著拉攏士人,增強文治,然而不得不承認,在文治方面晉國依舊做得不夠,別說與南方的吳國相比,就算與梁國相比也有所不如。
如今晉國依靠戰場上的不斷勝利,接連對梁國發起進攻,只有這樣才能讓晉國上下憋著一口氣,讓將士們保持高昂計程車氣,讓大家為了戰勝強敵而努力奮鬥;即便是民生凋敝,負擔沉重,但在接連勝利的鼓舞下他們還能堅持下去。
若是與梁國停戰的話,那股奮勇作戰的氣勢就洩了,晉國上下失去了奮鬥目標,很可能會鬆懈下來,到時候內部各種矛盾爆發,底層軍民的各種不滿必然會衝擊到晉國統治,統一天下的目標更是會成為空談。
種種原因,都讓李存勖不能停戰,必須一直打下去。
既然必須一直打下去,那麼李存勖自然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梁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夾河對峙,與梁國打消耗戰。
在這期間,李存勖嘗試過領兵突襲敵軍後方,以期擊破梁軍防線,取得最後勝利;然而他的這次冒險最終換來的卻是胡柳坡之戰的慘勝。
除了冒險突襲外,李存勖還多次派使者南下金陵,試圖勸說吳國北伐,與晉國一同出兵消滅梁國,瓜分中原。
然而這樣的嘗試同樣以失敗告終,楊渥對他的建議一點興趣都沒有。
但現在,吳軍卻突然出兵北伐了,這是李存勖等人完全沒預料到的。
現在,擺在李存勖面前的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當然是按照原定計劃,出兵攻打鎮州,以最快速度將鎮州拿下,然後出兵渡河南下,與吳國爭奪中原。
第二種選擇就是以少量兵力牽制鎮州,現在就率領晉軍主力渡河南下,與吳軍一起將梁國消滅,爭奪中原之地,然後回軍攻打鎮州。
兩種選擇看上去只是先後順序的不同,但最終的結果卻可能有天差地別,讓李存勖深感頭痛,不知該如何決斷。
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
“大王,根據得到的訊息,吳軍目前已經攻佔了宋州以南,輝州以東的大部分地區,只有少數地區仍在抵抗;若是咱們再不南下,只怕中原就完全落入吳國手中了。”
“大王自起兵已有十三年,不櫛沐,不解甲,目的就是為了平定中原;如今時機已到,若是大王遲疑不絕,則中原之地終究會落入吳國手中。大王十多年辛勞毀於一旦。”
“大王,鎮州之亂不過是癬疥之疾,只需以少量軍隊加以牽制就行;吳國北伐這才是腹心之患。還請大王早做決斷,南下與吳爭鋒!”
……
魏州行臺之中,聽著眾將的勸諫,李存勖不由得有些心動。
當年李存勖接位不久便親自領兵解除璐州之圍,自那時到現在前後十三年,晉軍幾乎無一日不戰,李存勖更是常年親自領兵征戰四方。
雖說晉國的地盤如今已經擴大到整個黃河以北,但梁國憑藉黃河天險,卻死死擋住晉軍,讓晉軍不能南下,至今看不到半點奪取中原的希望。
如今吳軍北伐,一路勢如破竹,中原大半地區已經落入吳國手中;若是晉軍不趁此機會渡河南下,只怕中原最終會被吳國獨吞。
那樣一來,不僅這十多年的奮戰變成徒勞,同時吳國將會取代梁國,再次依託黃河將晉軍擋住河北。
對付一個梁國就足夠讓大家頭痛了,若是再對付一個完全整合了南方的吳國,只怕任誰都沒有信心能夠取勝,奪取中原更是遙不可期。
不僅如此,吳國整合整個南方之後,其實力必然會遠超之前的梁國,到時候就算是拖也能把晉國拖垮。
這些道理都很充足,李存勖聽了之後連連點頭,頗為心動。
然而,反對渡河南下的一方同樣有著足夠的理由,讓李存勖心懷猶疑。
要出兵南下,首先一個就要解決駐守在楊村的戴思遠。
雖然梁軍已經分兵南下救援宋州,但戴思遠手中的兵力依舊充足;而晉軍一方同樣分兵攻打鎮州,除非將攻打鎮州的兵力調回來,否則剩餘的兵力僅僅夠防守,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