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1/4 頁)
只要滅了公孫瓚和薊縣的劉虞,自己就能拿下幽州。斷不能讓袁紹輕易得到冀州,散夥的時候就提點一下那韓馥。秦峰思索著,一一觀望諸侯模樣。總是要記住這些牛人的長相,不然就白來東漢一場了。
這白鬍子老頭是陶謙!那國字臉的紅臉大漢是孫堅嘍!吾靠,袁術脖子下面竟然長了個帶毛的肉瘤!
這精幹的中年人就是公孫瓚嘍!可惜,汝的子龍到咱手中了。想到此時不禁一愣,因為他在公孫瓚背後看見三人。
其中一人雙臂過膝,雙耳垂肩,另一人面如重棗,最後一人豹頭環眼。
劉備前些年被督郵鞭打,後來又被朝廷通緝。秦峰以為他不會出現在這裡,但是還是小瞧了他。劉備這幾年東躲西藏度日,見到諸侯會盟的好機會,死皮賴臉的找上公孫瓚。
公孫瓚與劉備是發小,又見朝廷以亂,便將他帶上了。
劉備可是能忍,斷不能讓他有出頭的機會,斬華雄。戰呂布,絕對不能讓他得到一點名聲。秦峰暗自琢磨。
劉備見秦峰望過來。便微笑著拱手回應。他身後關羽,張飛裝作沒看見的模樣。
張飛便小聲道:“二哥。上一次大哥疑心我們要投奔秦峰,還大哭了一場,這一次斷不可在於秦峰過往。”
關羽點頭,心裡不免想到:上一次大哥抱著三弟大哭,秦子進說是有龍陽之癖,這幾年吾也沒看出來名堂?
太守王匡提議設立盟主,以便統一行動,眾人贊同。
徐州牧陶謙德高望重,便說道:“子進公平黃巾。誅十常侍,乃是天下人的楷模,可當盟主!”
北海太守孔融跟著說道:“前輩所言甚是,諸公以為然否?”
山陽太守袁遺是袁紹的親戚,東郡太守喬瑁是袁家的門生,先後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下多故吏,又是漢朝名相後裔,可為盟主!”
諸人聞言便吵吵起來。有人說秦峰應該當盟主,有人說應該袁紹來當。
袁紹十分想當這個盟主,因為好處顯而易見,一來可以指揮他人作戰。避免自己的損失。二來若是擊敗了董卓,身為盟主,三公之位跑不了。沒準還能得個大將軍坐坐。
然而他又有些不想惹秦峰,見狀沉默不語。不見喜怒。
秦峰喝著茶水,也不多言。便想著當個盟主好像也不錯。藉著喝水的機會,自言自語道:“可否!”
他背後的徐庶尋思了一番,小聲道:“主公,諸侯各有心思,盟主一職只是明目而已。勝是諸侯之功,敗則是……。”
秦峰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尤其是手下牛人的勸。聞言一琢磨,也是這麼回事。後世袁紹當了盟主,整個一個焦頭爛額,諸侯只知道來要錢糧,總結起來一句話,有事盟主上,沒事盟主請(吃喝)。
他慣好藏在暗處取利,便想到這明面的冤大頭咱可不能當!
曹操小眼睛亂轉,十八路諸侯匯聚,若是厚此薄彼,必令天下諸侯恥笑。盟主看起來風光,其實只不過是前面的擋箭牌而已。贏了是大家努力的結果,輸了就是你統領不利。
他想到此處便有了定計,笑道:“子進昔日為太傅,位還在三公之上,吾等皆是下臣,子進可當此位!”
曹操是組織者,說話有分量,一時間秦峰當盟主的呼聲高了。
秦峰一見事情不妙,急忙說道:“那都是昔日的事情了,吾敬本初兄長,他又是三公之後,可當盟主。”
當事人都說了,誰還能反對。諸侯便感到秦峰心胸寬廣,仁厚待人,十分佩服。
袁紹最怕就是秦峰爭奪,若是他當上了,自己就示弱了,若是他當不上,還要整日裡提防他下絆子。見他主動相讓,鬆了口氣,見自己是盟主,便十分感激秦峰。再看曹操的時候,十分不滿。“該死的曹孟德,關鍵時刻,就給吾背後捅刀子!”
曹操那叫一個鬱悶,暗罵秦峰操蛋,沒能構陷了他,反而將袁紹得罪了。便想到,若是吾家戲志才還在,必不讓吾落入如此尷尬的境地。
次日,十八路諸侯領兵匯聚與平原。
這十八路諸侯: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