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這種給法。”
難民立即追問:“那是什麼給法?”
太子這時候好像沒那麼緊張了,語調平穩地說:“你們想活命,這沒錯;留在災區的人想活命,這也沒錯吧。我們總共就帶來了這些糧食,如果都給了你們,讓家鄉的人活活餓死,你們忍心嗎?因此我建議,把這些糧食平分,一半分給你們,一半運到災區去,你們看如何?”
難民互相一商量,有人馬上表態說:“也行,那就趕緊分吧。”
太子說:“不能在這裡隨便分。因為我們不知道你們中到底誰是真正的難民,誰是假冒領糧的。這麼寶貴的救命糧,你們也不想被那些假冒的難民領走吧?不如你們跟我們一起回襄陽城,到那裡之後,你們再憑難民的籍冊來領糧,好不好?”
難民中又有人說:“我們慌里慌張逃命出來,哪裡還帶了籍冊啊。”
“沒有籍冊也不要緊,去找官府補辦。只要你能證明你的確是難民,開一張臨時籍冊出來,我們照樣給你發米。”
話說到這裡,楊太傅和齊王也趕緊幫著承諾。人群終於慢慢讓開了一條路。
此時,夕陽已經收起了它最後一道餘暉,黃昏來臨了。
車子又軲轆轆開動了。車門一關上,我就猛地撲過去抱住他說:“天那,你今天簡直像英雄一樣,是你救了我們所有的人!我的夫君好棒哦,我愛死你了!”
咦?怎麼毫無反應啊?難道我這個馬屁拍得還不夠響?
我鬆開手,某人軟綿綿地倒了下去。
我的“英雄”,在慷慨——哦,不好意思,是顫抖著——陳詞之後,大概是越想越後怕,已經嚇得昏過去了。
46. 小花貓討飯記
襄陽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的版圖。秦統一天下後,以漢水以北為南陽郡,漢水以南為南郡。漢朝時,將南陽郡、南郡與江陵、長沙等七郡統歸荊州。魏晉仍沿襲漢制。
襄陽城東北有個叫“大堤”的地方。顧名思義,就是建在漢水兩岸的巨大堤防。過往的船客便在此上岸,歇腳逗留。
久而久之,堤坊的周邊慢慢發展成了風花雪月的煙花區,妓院酒肆林立。每當夜色降臨,這裡便燈籠高挑,輝映十里,歌管舞袖,飛杯傳觴。“大堤”,成了荊襄一帶著名的銷金窟,美人窩。
翻開漢樂府,裡面多的是對“大堤”繁榮盛景的描述:“南國佳人多,莫若大堤女”;“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豔驚郎目。”
因為讀過了這些描寫“大堤”的濃詞豔句,在來襄陽之前,我對“大堤”是很憧憬的。這次來的路上,我也一直在想,一定要和我的小花貓去見識見識。
可惜我們這次來是來賑災的。賑災嘛,跟風花雪月,聽起來總是格格不入的。
初到襄陽城的前三天,我們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別說去“大堤”了,有時候連吃飯都顧不上吃。
白天,指揮監督著“難民賑濟所”做各種難民安置工作。比如,開了兩個“領糧處”,讓難民憑籍冊排隊領糧;開了一個“義診處”,給難民義診,給那些染上了傷寒痢疾的難民們發放免費湯藥。同時還在街上開了好幾個“施粥處”。我和太子時不時地去巡查一下,遇到人多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親自動手幫忙。
一開始,每到一處,難民們忙不跌地磕頭行禮。次數多了,在太子的一再要求下,人們也不磕頭了,只是笑咪咪地喊一聲:“殿下,您又來了?”
太子的“傻子”之名,在這次賑災中算是徹底洗清了。不僅如此,還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至少我們經過的地方,人們對太子都是讚不絕口的。
當然這些是用大量的救災物資換來的。沒有這些救命的東西,你再是太子又如何?就像那天在襄陽城外被難民包圍的時候,如果太子不答應給他們糧食,他們能把太子撕來吃了。
而在襄陽城滯留的災民人數也遠遠超過了我們的估計。在襄陽呆了三天之後,我們帶來的糧食已經消耗了快三分之二了。更糟糕的是,對於那些災民來說,這依然只是杯水車薪。街上雖然暫時不再有餓殍,但我們給的這一點點的糧食,估計也管不了幾天。等我們一走,他們還是會餓死。
這時,襄陽城的米價已經漲到了十貫一石,而平時的米價只有一貫石。也就是說,米價漲了整整十倍。
我和太子正憂心忡忡地討論著米價問題,罵著米商黑心。張泓在一旁說:“兩位主子是沒有到過民間,這襄陽還算民風淳厚的,這裡的米商也算是有良心的了。兩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