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朝鮮決戰,確保朝鮮不失守。山杉元很清楚,一旦漢華佔領整個朝鮮,就會直接威脅日本九州島和本州島南部。也可能直接對東京和日本工業城市進行攻擊,戰火會燃燒到日本本土。
東條英機雖然瘋狂,但這樣的局勢他也不是看不出來,因此同意山杉元的決定。北方冬季,浮冰界和冰層,讓漢華無法對日本北部進行攻擊,橫越日本海將無法直接攻擊日本。
凌芸發動朝鮮戰役,想奪取朝鮮,戰略意圖明顯。東條英機不得不放棄南下戰略,同意山杉元的主張。
當柴金旺發動對漢城戰役的時候,接到凌芸命令,漢城第6師團是南京的兇手,要求第一集團軍不要放過他們,為南京三十萬同胞報仇。
凌芸很少干涉戰場指揮,這一次竟然直接下達要求,可見對第6師團的憤恨。柴金旺給進攻的第一師羅殿奇和第三師趙起命令,這是皇帝陛下的口諭,如果不能消滅第6師團,兩個人自動解職,回家學習去吧。
一著急羅殿奇把指揮部前移到開城,趙起的指揮部進入海州。距離漢城日軍防線不足一百公里,就近指揮。
漢華軍兩個師已經從鴨綠江邊打到這裡,可以說傷亡也不小,更加疲憊。但後方補充的兵力和皇上的要求,柴金旺的命令,讓兩個師打起精神,一級要求一級。
樸向楠指揮的朝鮮軍已經擴編到一個加強師,兵力兩萬多人。參謀長李青山帶著皇帝李垠的命令趕到前線。朝鮮軍指揮權歸漢華第一集團軍。兵臨逼近漢城中間,正是漢華第一師和第三師中間結合部。
李垠命令他的朝鮮軍,佔領漢城關係到朝鮮立國問題,漢華已經答覆,朝鮮可以建都漢城。內閣已經開始行使權利,管理朝鮮北部。
漢華並沒有干涉朝鮮內政,只是按著條約要求,朝鮮軍隊指揮權歸漢華。李垠要求朝鮮軍表現一定要好,這關係到朝鮮軍隊未來的作用和地位問題。
天空地面已經做好準備,漢城將是決定朝鮮命運的一戰。小磯國昭也不敢怠慢,兩個機場的飛機是三百七十架。地面配備37速射炮和高平兩用機槍。這是日本剛剛裝備部隊的武器。
漢城城牆以外,日軍佈置三道防線,戰略縱深達到十五公里,號稱銅牆鐵壁。町尻量磯中將十分有信心。後面還有兩個師團的預備隊,相信漢華軍將在漢城碰個頭破血流,打破漢華軍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的神話。
冬季的黎明,漢城周圍起了薄霧,天氣還是很冷的。寂靜的天空,黎明的曙光剛剛出現,漢城上空響起防空警報,雷達上面顯示,大批機群出現。
兩個機場上的防空警報發出刺耳淒厲的聲音,戰鬥還是以空軍戰鬥拉開序幕。這是第三航空團的四個飛行大隊,一百四十四架飛機變成四個戰鬥編隊出現在漢城天空,鄰近的時候,一分為二,第一第三兩個大隊直撲漢城機場,第二第四兩個大隊撲向仁川機場。
日軍機場反應也不慢,飛機開始滑向跑道,準備升空作戰。可先下手就是掌握先機,何況漢華飛機效能超過日本飛機。日軍機場防空部隊計程車兵衝進陣地,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去掉偽裝,指向天空。
可是日軍並不瞭解漢華空軍的特點以及裝備。火箭彈在八千米高空距離開始向機場進行個打擊。火箭彈精度差,但沒有什麼干擾,在有效射程之內,打擊地面目標還是沒問題的。拖著長長的尾焰,火箭彈落進日軍防空部隊陣地。
只是一輪打擊,日軍防空部隊幾乎失去戰鬥力,大隊長下達攻擊機場飛機的命令,火箭彈飛向日軍正在起飛的飛機。
停機坪上,跑道上的日軍飛機成為靶子。剛剛升空,正在爬升的飛機是沒有戰鬥力的,在機關炮的打擊下,不斷爆炸起火,墜向地面。單方面的空中屠殺開始,兩大隊對日軍飛機進行無情的蹂躪。
面對這樣的打擊,日軍方面欲哭無淚,只能驚恐無助的向司令部報告,他們無能為力。在漢華火箭彈打擊下,日軍根本沒有機會還手,短短不超過半個小時時間,漢城機場變成火海,爆炸聲連成一片。
兩個飛行大隊長几乎是同時下達命令,甩掉副油箱,飛機轉過來對日軍陸軍防禦陣地發起攻擊,掩護地面部隊向日軍防線進攻。
早已嚴陣以待的陸軍第一師和第三師以及朝鮮軍解決五萬部隊,成三點攻擊尖刀,向日軍發動進攻。從開城開始,在兩側寬度一百五十里的正面戰場發動強攻。
漢華兩個師在左右,朝鮮軍在中間,這個陣型排列,不是攻打朝鮮,才讓朝鮮軍當主力的,這是柴金旺的戰術。朝鮮軍戰鬥力終究弱一些,正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