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聳隆⒉樸謾⒒醣搖⒅衛砼┐搴統鞘校�加小骯臁笨裳��安煌ㄓ詮焓������豢傘保ā豆蘢�&;#8226;山國軌》)。司馬遷把社會經濟活動視為由各個個人為了滿足自身的慾望而進行的自然過程,在社會商品交換中,價格貴賤的變化,也是受客觀規律自然檢驗的,“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對於社會自發的經濟活動,他認為國家應順其自然,少加干預,“故善者因之”(《史記&;#8226;貨殖列傳》)。
(2)重人
“重人”是中國傳統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歸離。要奪取天下、治好國家、辦成事業,人是第一位的,故歷來講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得民是治國之本,欲得民必先為民謀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8226;堯曰》)。西漢賈誼說:“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眾心所歸,方能群才薈萃,故《管子》把從事變革事業,注重經濟建設,為人民辦實事,視為聚攏優秀人才的先決條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管子&;#8226;五輔、樞言篇》)。
我國素有“求賢若渴”一說,表示對人才的重視。能否得賢能之助,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和事業的成敗。“得賢人,國無不安廣……失賢人,國無不危”(《呂氏春秋&;#8226;求人》)。諸葛亮總結漢的歷史經驗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前出師表》)。《晏子春秋》則把對人才“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視為國家的“三不祥”,其害無窮。
(3)人和
“和”就是調整人際關係,講團結,上下和、左右和。對治國來說,和能興邦;對治生來說,和氣生財。故我國曆來把天時、地利、人和當作事業成功的三要素。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8226;學而》)。《管子》說:“上下不和,雖安必危”(《管子&;#8226;形勢》)。
求和的關鍵在於當權者,只有當權者嚴於律己,嚴禁宗派,不任私人,公正無私,才能團結大多數。《管子》提出“無私者容眾”,要求君主切不可有“獨舉”、“約束”、“結紐”這些宗派行為(《管子》五輔、法法等篇)。
(4)守信
治國要守信,辦企業要守信,辦一切事業都要守信。信譽是人類社會人們之間建立穩定關係的基礎,是國家興旺和事業成功的保證。
孔子說:“君子信而後勞其民”(《論語&;#8226;堯曰》)。他對弟子注重“四教:文、行、忠、信”(《論語&;#8226;述而》)。《管子》十分強調取信於民,提出國家行政應遵循一條重要原則:“不行不可復”。人們只能被欺騙一次,第二次就不信你了。“不行不可復”者,“不欺其民也”。“言而不可復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復,行而不可再者,有國者之大禁也”(《管子&;#8226;形勢》)。守信是進財之道。
(5)利器
生產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國曆來有利器的傳統。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8226;衛靈公》)。《呂氏春秋&;#8226;任地篇》說,使用利器可達到“其用日半,其功可使倍”的效果。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及其推廣,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並使“利器說”成為中國管理思想的重要內容。
及至近代,一再出現機器興邦說。如鄭觀應主張維護民族獨立要靠“商戰”,商戰必賴機器,機器生產“工省價廉”、“精巧絕倫”。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孫中山實業救國的核心是技術革命,實現現代化。
(6)求實
實事求是,辦事從實際出發,是思想方法和行為的準則。儒家提出“守正”原則,看問題不要偏激,辦事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過猶不及”,過了頭超越客觀形勢,犯冒進錯誤;不及於形勢又錯過時機,流於保守。兩種偏向都會壞事,應該防止。
《管子》提出“量力”原則和“時控”原則。凡事量力而行,“動必量力,舉必量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時控”就是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