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8)管理制度的變化;
(9)培訓心得;
(10)個人培訓需求。
【培訓需求】
當企業出現了一些問題,只有透過培訓才能解決或者才能更好地解決時,培訓需求就產生了。可以用公式表示:培訓需求=要求具備的素質-已經具備的素質。針對需求進行培訓,才能取得培訓效益和效果。
1、需求源
需求源就是產生培訓需求的因素,包括常規性因素和事件性因素。
(1)常規性因素:企業發展目標和戰略、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社會發展環境、競爭對手的發展情況、績效考評結果、員工行為評估結果、企業資源狀況等;
(2)事件性因素:引入新專案、新員工加入、職位調整、顧客抱怨、發生生產事故、產品質量下降、銷售下滑、成本升高、員工工作績效下降、某些事件導致士氣低落等。
2、培訓需求的管理
(1)需求資訊收集:利用問卷調查、面談、觀察、資料收集、工作任務分析、邏輯推理等方法,分別從企業、職位、個人的角度,全面地收集培訓需求資訊;
(2)需求資訊分析:辨別真正的需求與假象的需求、普遍需求與個別需求、當前需求與未來需求,並明確培訓的目標、物件、內容、方法、時間、地點、費用等;
(3)需求資訊確認:一般是透過召開有學員代表、部門經理、培訓工作者、培訓顧問參加的會議,對資訊收集和分析的結果進行討論,達成一致意見並進行會籤;
(4)培訓需求較正:一般是在培訓計劃實施過程中,對由於需求變動而產生的偏差進行糾正,對新產生的需求進行補充,對已經實現的需求進行淘汰,以保證培訓需求的動態有效性。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包括了整體培訓計劃、培訓管理計劃和培訓實施計劃三個層次。確定計劃的常用方法是會議討論、部門經理溝通和領導決策。
(1)整體培訓計劃:計劃時間一般為1~3年,根據從培訓資訊系統得到的資訊,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和預測,明確企業的培訓目標、戰略、資源和策略,對培訓工作起著全域性性的指導和控制作用;
(2)培訓管理計劃:計劃時間一般1~3年,對整體培訓計劃的具體化,主要包括培訓目標的細化、培訓戰術層面的規定、培訓工作規範、費用預算等,對制定實施計劃起著指導作用;
(3)培訓實施計劃:一般為1~3個月,需要明確培訓目的、內容、時間、地點、物件、培訓形式、課程編排、講師或顧問、工作分工和標準、具體日程、資源使用、培訓支援的落實和培訓效果評價。
【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是指運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程式,從培訓專案中收集資料,並將其與培訓目標進行對比,以確定培訓專案的優勢、價值和質量的過程。在培訓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對學員和培訓本身兩方面的全程評估,構成了培訓評估系統。
1、評估的層次(由低到高)
(1)觀察學員的反應;
(2)檢查學員的學習效果;
(3)衡量培訓前後的工作績效;
(4)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變化。
2、評估的流程
(1)確定是否開展評估。需要評估的情況是,培訓專案經費超過一定警戒線,培訓專案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培訓專案的效果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某一部門的培訓對其它部門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企業某重大決策需要以評估結論為依據;不需要評估的情況是,培訓目標不明確或目標上缺乏共識,評估的結果不能得到利用,評估時間有限導致培訓質量得不到保證,評估資源不足導致培訓質量得不到保證,培訓專案缺乏外在價值。
(2)制定評估方案。明確評估的目的,特別是評估聽取人的意圖;確定評估者;選擇評估形式的評估工具;安排評估進度;
(3)實施評估。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收集資料的方法主要有資料收集、觀察收集、面談收集、問卷調查;評估的方法主要有經驗判斷、討論、觀察、檢查、客戶調查等定性方法,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假設檢驗等定量方法;
(4)評估結果反饋。編制評估報告,並遞交評估聽取人。評估報告內容一般包括培訓背景說明、培訓概況說明、評估實施說明、評估資訊說明和分析、評估結果與培訓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