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1)環境容量:如果環境容量豐富並不斷成長,就會給組織帶來豐富的資源,反之,組織的資源短缺會更加嚴重;
(2)穩定性:如果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很多、變化很快,環境經常處於變動之中,組織就很難準確把握各種資訊,進而影響決策,反之,將有利於組織迅速、準確地做出決策;
(3)複雜性:如果環境簡單(同質和集中)將利於決策,環境複雜(異質和分散)將不利於決策。
【組織設計】
企業組織設計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對組織的內外環境從各個維度進行調查、分析、整合,建立符合組織目標的流程、職能、層次、部門、職權、聯絡和規範。
1、組織設計的內容
(1)根據組織目標設計和建立一套組織結構和職位系統;
(2)確定職權關係,從而把組織上下左右聯絡起來;
(3)與管理的其它職能相結合,以保證所設計和建立的組織結構有效運轉;
(4)根據組織要素的變化,適時地調整組織結構。
2、組織設計必須考慮的因素
(1)工作專門化:把組織任務分解成各自獨立的工作應細化到什麼程度?
(2)部門化:對工作進行分組的基礎是什麼?
(3)指揮鏈:員工個體、群體、團隊向誰請示和彙報?
(4)管理幅度:一位管理者可以有效地管理多少個員工?
(5)集權與分權:決策權放在哪一級?
(6)正規化: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規章制度來指導員工和管理者的行為?
3、組織設計的一般程式
(1)確定組織目標和核心業務流程;
(2)對組織目標和核心業務流程進行分解,擬定派生目標和子流程;
(3)明確為了實現目標所必需的各項業務工作或活動,並加以分類;
(4)根據可利用的資源以及利用它們的最佳途徑來劃分各類業務活動;
(5)授予執行有關各項業務工作或活動的各類人員以職權和職責;
(6)透過職權關係和資訊系統,把各層次、各部門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7)將各類設計結果檔案化。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組織結構與組織機構】
組織結構(Organization Structure)是描述組織的框架體系,組織也是由結構來決定其形狀。組織機構是組織結構中從事經營決策和監督的最高層次。
1、組織機構與組織結構的聯絡
(1)它們都是企業制度的組成部分,都涉及到企業的部門組成與部門關係;
(2)組織機構屬於組織結構的範疇,處於組織結構的最高層。
2、組織機構與組織結構的區別
(1)範圍不同:組織機構只涉及到企業領導層次的分工與協調,而組織結構涉及到企業各方面的分工與協調;
(2)重點不同:組織機構的重點是領導層的集權與分權關係,而組織結構的重點是整個公司的集權與分權的關係;
(3)組織機構不僅是經濟和管理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律概念。公司法對公司組織機構有統一規範化的要求,是公司作為法人的基本的條件。
3、組織機構的構成
企業的組織機構一般來說由三部分構成: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
(1)股東大會(或股東會)及其選出的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公司閉會期間的最高權力機構;
(2)總經理及其助手、職能參謀等組成公司的執行機構;
(3)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
4、設定組織機構的原則
(1)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三權分離原則。公司的決策權屬於股東大會(股東會)以及由股東大會選出的董事會,董事會是公司的常設機構,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執行權屬於由董事會任命的經理階層。對公司經營活動的監督權屬於監事會;
(2)利益與成果相結合的原則。在設定企業組織機構的時候,必須將企業組織機構成員的利益同公司經營管理的好壞緊密的結合起來。在這當中尤其要注意將企業領導人的利益與公司的命運聯絡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