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黃得功(第1/3 頁)
回頭再說崇禎。
在歸德其實只耽擱了半個晚上,就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將歸德的局勢理出一個頭緒,安排好了歸德的事情之後便又繼續南下。
而且從歸德往南已經處於明軍控制之下,
所以崇禎及隨行的一千夷丁不用再晝伏夜行。
所以從歸德往南就是晝夜兼程,速度變得更快。
從通州到歸德一千多里,崇禎走了九個晚上,但是從歸德府到儀真八百多里路,卻只走了六天,日均一百四十里!
這個行軍速度已經非常接近夏侯淵的疾行記錄。
被史書冠以“夏侯疾行”的夏侯淵曾經創造出過六天一千里的騎兵長途行軍記錄,這也是史書明確記載的行軍記錄。
趕到之後還能投入作戰。
還有虎豹騎一天強行軍三百里,也是到達之後立即投入戰鬥。
不過這些行軍記錄跟蒙古騎兵相比就不算什麼,蒙古騎兵能在兩個月內長途急行軍上萬裡,平均每天行軍一百八十里以上!
十三世紀蒙古騎兵的幾次西征,日均速度都在150裡以上。
更誇張的是蒙古騎兵不光行軍,還把打仗的時間包括在內。
當然,蒙古騎兵的有個優勢是中原騎兵沒辦法比的,那就是馬多。
蒙古騎兵通常有兩匹馬甚至於三匹馬,可以換著騎,中原騎兵一般只有一匹馬。
崇禎的這一千夷丁同樣是蒙古騎兵,人是蒙古人,馬是蒙古馬,但只有一匹馬,所以半個月一千八百多里長途行軍下來,一千夷丁沒什麼事,戰馬的掉膘現象卻極其嚴重,有不少戰馬已經處於累死的邊緣。
馬這種生物就是這樣子,你不讓停它就一直跑到死。
再一個就是那些太監還有勳貴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
尤其那幾個自幼嬌生慣養的勳貴,早已經叫苦不迭。
但是崇禎絲毫沒有體恤的意思,繼續強行軍南下。
終於在五月四日傍晚,崇禎率一千夷丁趕到儀真。
……
行轅外響起號角聲時,黃得功正在自己的帳中喝酒。
黃得功也是行伍出身,但是跟同樣行伍出身的劉澤清有著本質的區別,跟高傑和劉良佐這兩個流賊出身的傢伙更截然不同。
黃得功剿賊每到一地,都會嚴格約束軍紀,絕對不允許滋擾劫掠百姓。
除非遇到流賊來攻城,否則黃得功甚至都不允許自己的軍隊進城駐紮,而只允許在城外駐營,對百姓是秋毫無犯。
也正因為這,廬州府、安慶府還有池州府的老百姓都有人給他立生祠,這可是老百姓自發的行為,而非遭人逼迫。
由此足見黃得功的軍紀有多嚴明。
而且黃得功也不貪財,也不好色,唯一就是好喝酒。
黃得功幾乎每餐必飲,前期還能控制自己不致喝醉,但是到了成為江北四鎮軍閥之一也開始膨脹,幾乎每飲必醉。
但是現在黃得功還沒有開始膨脹。
聽到轅門外號角聲起,黃得功還道是高傑領兵來犯,心說流賊就是流賊,是狗永遠都改不了吃屎,終於還是把狗爪子伸到南京來了?那麼今天,本鎮就斬斷你狗爪,也好讓你這個貪得無厭的流賊長點記性。
當下黃得功推斷起身:“來人,替本鎮披甲!”
當即便有兩個家丁掀簾入內,替黃得功披甲。
只片刻,直身扎甲便已披好,再把兜鏊往頭上一戴,又從家丁手中接過雙鐵鞭,黃得功便昂然出帳,他的兵器是雙鐵鞭。
這時候,黃得功麾下的三萬兵馬已經衝出帳篷並且開到柵欄後嚴陣以待,這三萬人都是募兵,其中甚至還有七千多騎兵。
黃得功的兵力雖然不及高傑,但是實力還是很強的。
“總鎮!”見黃得功騎馬過來,將士們紛紛讓到兩側。
流賊攻陷北京之前,崇禎曾下詔敕封吳三桂為平西伯,黃得功為靖南伯,但是軍中將士還是習慣稱呼他為總鎮。
黃得功頷首致意道:“賊寇呢?”
副將田雄皺眉說道:“稟總鎮,好像不是高傑那個賊子。”
“什麼,不是高傑?”黃得功說話間已經策馬來到陣前,抬頭往前看去,只見一支陣容嚴整的騎兵已經在對面排開了騎陣。
這支騎兵的數量並不是非常多,頂多也就一千騎這樣子。
但是卻給人一種強大的壓迫感,黃得功經歷過無數大戰,是個有眼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