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健依然認為,還是體育最重要。他說,提早為孩子在智力上做選擇,也就是學習琴棋書畫等特長並不明智,應讓孩子長大後自己選擇。
康康上小學高年級時,快放寒假了,學校裡有兩個訓練班要活動,一個是專業足球班,另一個是學校奧數班,康康只能選擇一個。康康喜歡數學,也很喜歡足球,但他沒有勇氣到足球班去,因為足球訓練強度很大,而且要住宿。這時父母的態度就很重要。康健知道孩子在體力方面不如別人,但他想讓孩子經受一下磨鍊,知道普通人和專業運動員的差別。於是,康健鼓勵孩子上了足球班。那個假期至今令康康難忘,因為那是他經歷的最艱苦的日子,每天從早到晚,都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從那以後,康康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勇敢了。
康健發現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對康康的智力發展大有好處。雖然,康康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少於別人,但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原因在於精力旺盛,聽課專心,作業完成速度快。即使偶爾失利,也充滿自信。後來,身高1。80米的康康,成為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學生。他興趣廣泛,體格健壯,狀態良好。
如果我們的父母都像康老師那樣,心態平和,教子有方;如果我們的社會更多地重視體育,讓孩子們能享受積極健康的運動樂趣,可能我們要改變對獨生子女的偏見:他們比我們這一代脆弱、任性、膽小。
我們是不是要好好反省呢?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的體育被冷落了,特別在中小學越來越沒有位置,為什麼呢?因為體育在考試中不佔有重要位置。無論父母、老師,大家都只忙一些與考試關係密切的學科,都忙於讓孩子考高分數,體育總被忽略。再加上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越來越安逸,越來越少鍛鍊,更別提什麼野外活動了。
在家庭中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我的教育建議是:
和孩子一起觀看體育比賽。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家庭都要把加強體育鍛煉作為一件大事情來考慮。3~12歲是人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孩子在生理上處於生長發育和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可塑性大,所以,正是養成自覺鍛鍊身體習慣的最佳機會。老師、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對體育的興趣,可以透過和孩子一起觀看體育比賽,如NBA、世界盃足球賽等,並教給孩子相關的競技規則。當然觀看時間與學習時間要協調好。
教孩子1~2種球類活動。如乒乓球、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大眾球類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運動技能,而且也在運動中培養了他的規則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讓孩子在球類運動當中懂得,任何運動都需要艱苦的訓練,也需要團隊合作,這樣才能取勝。如果父母在球類運動上沒有令人驕傲的技藝,那就讓孩子參加一些運動訓練班,千萬不要禁止孩子參加運動。
不要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自由地運動,主要是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所以只要孩子敢於參與就是值得鼓勵與肯定的。父母不要太在意孩子在運動中或者比賽中的名次,過分要求孩子獲得榮譽爭面子,這樣將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還可能使孩子厭惡體育、逃避運動。
不要讓肥胖成為孩子健康的殺手
從前,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如今,“我運動,我存在!”這句更為激動人心的口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或許我們對它的哲學內涵不甚瞭解,但對於行走在健康邊緣的肥胖兒童而言,的確是很有吸引力的話語。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兒童肥胖已經成為困擾父母的難題之一。
在國家例行的青少年發展健康監測中發現,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城市孩子,肥胖率很高。據新華社2004年5月5日報道:教育部2002年對學生體質監測結果顯示,城市學校的男生中只有一半的人體重正常,另外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其中,超體重和肥胖的學生分別佔12。22%和11。22%。更讓人擔心的是,肥胖的孩子還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還有糖尿病等多種病狀。
2003年10月召開的“全國學校食品衛生與營養工作現場會”上,教育部有關人士呼籲社會和父母高度重視學生的營養問題,不要讓肥胖成為學生健康的新殺手!
但現實中,有些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肥胖帶來的危害,甚至認為肥胖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實上,肥胖孩子的動作一般比較遲緩、不協調,走、跳、跑動作發展都受到阻礙。由於肥胖兒童的動作得不到完善發展,就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一般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