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府官員的講話中,各種關於“最幸福”的評選層出不窮,以“幸福”為名的各種文藝作品推陳出新,各國政府更是紛紛提出以“民眾幸福”為導向的施政綱領
當“幸福”成為一個流行詞,當幸福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滌盪全世界,我們需要先回到“幸福”的原點,釐清幸福的真正含義。
一、難以捉摸的“幸福”
在自然界中,水有千變萬化的形態,山有春綠秋凋的輪廓,飛禽走獸,落葉飛花,無一不呈現出它們特有的造物之神奇。人們津津樂道的“幸福”卻猶如鏡中花、水中月難以捉摸,雖寓意美好,卻又十分抽象。
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幸福
現代漢語中這樣定義“幸福”: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可見,這裡說的是一種結果,該境遇和生活具體是什麼情況,則是一道因人而異的填空題。
在中國古漢語中,“幸福”不是一個詞,而是二字連用。幸,指的是好運氣;福,則是指獲得佑護。顯然,古時的“幸福”尚未具備現代“幸福”的豐富涵義。在中國古人眼裡,幸福生活大致就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沒有戰亂,沒有紛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寧美好。
在幸福理論極其豐富而又全面的西方哲學界,對“幸福”做出獨特、精彩論述的大家比比皆是。
大政治家梭倫說:“許多最有錢的人並不幸福,而許多隻有中等財產的人卻是幸福的。”
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則推崇“至善和智慧”,認為幸福就是靈魂的不朽和安樂。到了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那裡,更是簡化成了“至善是幸福”的觀點。
也有一些哲學家並不同意這種純精神的論斷,像伊壁鳩魯和邊沁,自成一派,稱為“現實幸福學派”,他們提出“幸福應該是肉體無痛苦,靈魂無干擾”,他們強調塵世快樂,追求感官刺激,與蘇格拉底的“精神幸福學派”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無論是精神幸福,還是感官快樂,顯然這些幸福觀都偏頗一方,直到19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卡爾馬克思才將物質生活同精神生活科學地結合起來,指出這二者的統一是幸福的主要內容,勞動和創造是幸福的源泉,另外,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有機統一,奉獻是追求幸福的終極歸宿。
對於“幸福”的理解,聖哲、學者們是站在崇高的認知層面上,他們所闡述的幸福固然不失精闢,卻也是抽象的。而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陷於生活的瑣碎,對“幸福”的體悟反而更貼近自身生活:
家徒四壁的人說,幸福就是住著恢宏華屋,吃遍天下美食,背靠一座大金山。
乞丐很直接地說,幸福就是天不颳風不下雨,還能頓頓填飽肚子。
飽受病痛折磨的人說,幸福就是無病無災。
學業沉重的學生說,幸福就是不用上學,不用寫作業,可以通宵玩遊戲。
為人父母者則說,幸福就是看著孩子一點一點長大成人,健康、快樂。
“幸福是”是一個萬能排比句,古今中外,不同時代,不同國別的人,因其對“幸福”的認知與渴求的內容不盡相同,他們所描繪的幸福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也這樣說道:“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雖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卻誰也不能對自己所決意追求或選擇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條理一貫。”
如果非要給幸福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義,最簡潔明瞭的說法——幸福就是過得快樂,感到滿足。
你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你感到心身愉悅,這就是幸福。這種滿意和愉悅的程度越高,你獲得的幸福感也就越強烈。我為他人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為我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幸福,我也幸福,這也是幸福,而且是一種廣義的幸福。
儘管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幸福有著不同的概念,然而無論哪種幸福,它們都有共通的一點,即最終體現為一種滿足感。長途跋涉的旅人吃到熱氣騰騰的飯菜,胃裡舒坦了,與其之前飢腸轆轆相比,現在的他無疑是幸福的;被戰爭摧毀家園的人們覓到一處世外桃源,遠離了戰火,他們會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安居樂業的幸福;而飽受工作壓力的現代都市人,能忙裡偷閒,遠離城市的喧囂,偷得浮雲半日閒,同樣是一種愜意的幸福。
追求幸福永無止境
數千年來,儘管幸福概念、幸福方法論幾經顛覆、修正,有一個共識卻始終屹立不倒,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